平台累计党组织34

平台累计党员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热谈

让党支部强起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创新案例四则

来源:《秘书工作》2020/8 2020-09-27阅读169

“三岗一提升”工作法树形象  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宣传教育处党支部


        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宣传教育处承担着宣传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丰功伟绩、光辉思想、崇高风范以及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历史贡献的职责任务。在支部开展谈心谈话中,发现党员队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工作热情有所减退,二是工作标准有所降低,三是理想信念需要进一步坚定。针对这些问题,支部开展了“如何保持先进、擦亮光荣牌”大讨论,探索实行了“老党员示范岗、青年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标兵岗,提升宣教工作水平”的“三岗一提升”工作法。


        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支部以“一个岗位一份责任,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目标,设立“三岗”。老党员示范岗包括现场接待示范岗、纪念室讲解示范岗等,老党员深入一线,通过边讲、边做、边教,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重大接待任务前,老党员现场示范讲解,模拟回答观众提问。青年党员先锋岗,设有主题宣讲先锋岗、舞台效果保障先锋岗等,使青年党员在关键岗位得到磨炼和提升。优秀党员标兵岗,设有对外联络标兵岗、纪念室接待标兵岗,把优秀党员的好形象、好作风、好方法形成具体量化的行为标准推广出来。


        把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支部以个别谈心、党小组讨论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给问题找到措施,把想法变成行动,激励全体党员踊跃参与“三岗一提升”工作;开展“党员学习沙龙”“回忆我入党那一天”等主题活动,促进党员立足岗位自学共学,自觉将个人追求融入事业发展需要。


        把宣教工作水平提升起来。支部开展“亮身份、做承诺、树形象”活动,要求党员佩戴党徽上岗,摆放“老党员示范岗”“青年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标兵岗”岗位标识牌,设立观众留言台,建立电话回访机制,积极接受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提升接待讲解方案和流程。坚持“干在平时、查在平时、评在平时、促在平时”的理念,通过党员自评、党小组互评、党支部点评的评价机制,现场观摩和楼道巡视的监督机制以及重要任务准备会、完成情况小结会和业务工作研讨会的“三会”机制,将监督考评渗入每项工作、每个环节,促进宣教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三岗一提升”工作法注重将党员身份融入岗位,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提升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运用到实践中后,全体党员站在更好发挥毛主席纪念堂意识形态高地作用的高度履职尽责,取得了党建促业务的积极效果。


坚持“每天半小时”抓好青年党建工作  中央对外联络部六局党支部


        党的对外工作蓬勃发展,既为青年干部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广阔舞台,也对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中央对外联络部六局党支部打造工作日“每天半小时”活动,每天抽出半小时分别进行理论学习、业务交流、党建联学等,坚持不懈、务实管用,帮助青年干部成长。


        微党课半小时,筑牢思想。创新微党课形式,由青年同志走上讲台,畅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体会,相互学习启发,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增强青年同志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业务学习半小时,增强本领。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平台,邀请局内业务骨干授课答疑,青年同志自主拟定授课主题和主讲人。将青年之家设为早读室,订购多语种报刊,成立多语种翻译小组,鼓励新老同志结成师徒关系,为语言学习提供良好条件和氛围,助推业务能力提升。


        联学共建半小时,促进交流。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依托,与其他单位共同开展青年党建联学活动。如,与机关服务中心文印部团小组共同开展主题为“牢记初心使命,共同服务大局”的青年活动,相互介绍各自支部党建及青年工作情况,交流如何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共同服务好部主体业务工作;以“学习先进典型,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与五局联合承办机关团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月度联学活动,共同学习模范共产党员事迹,感悟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参观信息编研室举办的馆藏“经典·精品”展,深入了解马列主义经典原著、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报刊的故事。


        局史学习半小时,继承传统。前辈为党的对外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也留下很多优良传统,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年轻干部。党支部充分挖掘这一精神宝矿,组织青年同志每周半小时梳理局史并讨论学习,形成一部“六局大事记”。通过局史学习,牢记踏实肯干的好传统,以奋发的精神面貌和实际行动积极对待工作和学习。


        “每天半小时”学习活动重内容、常开展、抓实效,教方法、压担子、给平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目的,提高了青年同志对党支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探索网上理论学习新模式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党支部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体内容,把做活、做实、做常党员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支部建设的关键。2017年以来,依托微信群平台长期开办“每周一典”“荐书荐文”栏目,聚焦中央规定的学习篇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剖析用典内涵、理论逻辑和背景知识,有力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深化和提升。


        聚焦学深。“每周一典”以正本清源、学深悟透为目标,着眼于解决对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历史背景缺乏认知、对现实意义把握不准等问题,结合日常学习安排,每周解读总书记引用过的一个典故,逐步形成“典、释、论”三段式解读模式。“典”是介绍典故的时间和场景;“释”是解释典故本身含义;“论”是结合共青团实际,阐述典故背后的深刻用意和文化内涵。


        聚焦学广。“荐书荐文”着眼于拓宽学习视野,组织大家轮流推荐读过的好书好文,同步分享阅读体会、交流思想困惑。所推荐书籍和文章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兼具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这种方式有效调动了党员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党员之间的交流共学。


        聚焦学实。两个栏目都把压实学习成效、促进成果转化作为根本目标,努力把大道理讲“小”、把小道理讲“深”、把深道理讲“活”。一方面提供更多学习视角和参阅信息,提升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突出结合实际学、结合工作学的鲜明导向,引导大家在学习时更多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团的主责主业。


        这项工作并不是把线下学习活动简单搬到线上,而是着眼于解决支部学习中的客观问题,激发机制运转的内生动力。办公厅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很难抽出大块时间集中学习,因此着眼于用足碎片化时间,把线下分散阅读成果与线上集中交流效果结合起来,提供随时随地参与研讨的机会,使得学习内容的交流更为便捷,思想观点的碰撞更加深入。大家普遍反映,这种交流放大和传播了个性化阅读的积极成果,既能帮助完善个人学习成果,也有利于推动形成理论的思想共识,产生了“1+1>2”的效果。


“三联两促”工作法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党支部


        近年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党支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提高支部建设质量,总结形成了“三联两促”支部工作法。“三联”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困难群众、联系专家学者,“两促”即促制度接地气、促政策落实处。


        “联系基层干部”掌握真实情况。基层干部熟悉国情、乡情、村情、民情,悉心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才能准确发现现行政策的短板和漏洞。党支部采取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创新实践活动、蹲点调研、论文征集等多种措施,鼓励党员干部与基层干部交朋友、听知心话、深入交流,注意发现并激励基层首创,着力突破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难点问题。


        “联系困难群众”定位工作方向。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还是落实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的重要路径,更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锤炼品行作风的重要载体。通过沉下身子、走村入户,了解群众真实困难和诉求,掌握一手资料,为明确社会救助工作目标、方向找准定位。


        “联系专家学者”保持耳聪目明。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引导、支持专家学者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前沿理论研究、评估制度实施、引入国际经验。多年来,与近百位社会救助领域专家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从而获得坚实的理论支撑。


        “促制度接地气、促政策落实处”检验工作成效。社会救助政策能否充分发挥效应,需要困难群众来评判。制度只有接地气、符合基层实际、切实满足群众需要,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使群众得到实惠。近年来,党支部创新多种工作机制,开展社会救助绩效评价、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等工作,通过采集困难群众的真实评价来检验政策成效,更好地完善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法。


        “三联两促”工作法,推动了司党支部接地气、知民情、解民忧,进一步健全了社会救助的制度设计,创新了便利困难群众的工作机制,更增强了党支部与困难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别是近年来,支部党员干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面对面了解意愿、讲解政策、送达温暖,既拉近了与困难群众的距离,又接受了为人民服务的党性教育。(汪鑫鑫  李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