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一盘棋”
探索开展“全流程介入、一体化调配”办案机制
“在办理昌江黄鸿发家族涉黑案中,省检察院从“全省检察机关办理涉黑涉恶案件专业队伍”调用78名政治可靠、纪律严明、利益无涉的检察人员组成办案专班,集中开展对昌江黄鸿发家族涉黑案的审查起诉工作,确保了办案效果。”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徐振华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2019年,我省检察机关探索开展“全流程介入、一体化调配”的检察办案机制,面对案多人少问题,创造性提出以省检察院发布决定方式赋予调用检察人员办案身份,得到最高检和省人大常委会的支持,该项改革入选第八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典型案例。
专项斗争既是与黑恶势力短兵相接的攻坚战,也是检验执法司法水平的法律战。此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更加强调依法推进,打得狠,也要打得准。
通过在全省范围内选出157名检察官、50名检察官助理、30名书记员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办理涉黑涉恶案件专业队伍的组成人员,办案力量实行全省统一调度,提高办案效率。落实“稳、准、狠、快”要求,对公安机关侦办的涉黑案件和重大涉恶案件,均实现了全省三级检察机关同时同步派员提前介入。
对涉黑和重大涉恶案件,由三级检察机关指派检察官同步提前介入,实行统一指导把关,扎紧案件审查关口。2018年-2020年,共指导把关重大涉黑恶案件80余件。
深挖彻查
坚决落实“不放过、不凑数”
为破解见“黑”不见“伞”的难题,我省检察机关还建立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深挖彻查机制,坚决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三长背书”要求,将办理涉黑涉恶案件与打击“保护伞”同步进行,坚决把“不放过、不凑数”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我省检察机关共发现、移送 “保护伞”线索535条。公安机关以涉黑恶移送审查起诉的,检察机关依法不予认定11件,依法变更涉黑恶定性12件;未以涉黑恶移送审查起诉的,检察机关依法追加认定4件。坚守法治底线,对涉黑恶案件中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共依法不批捕162人,不起诉60人。
海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挂牌督办的第一号涉黑案件——郭斌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郭斌、陈垂汉2名主犯均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限制减刑,分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40万元;其余19名被告人依法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至一年零六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财产刑。
案件一经宣判,当地群众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在该案的办理中,检察官深挖细查,挖出案件背后的4名司法工作人员充当“保护伞”。
“对重大涉黑涉恶案件,检察机关逐案成立资产办案小组,对涉案财产进行审查、梳理,准确认定组织财产以及组织成员违法所得,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徐振华介绍说,我省检察机关持续加大财产刑量刑建议提出力度,共对88个涉黑恶团伙案件提出财产刑量刑建议,督促对涉案财产应追尽追、应罚尽罚。
延伸办案触角
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面”
标本兼治、源头治理,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原则,是必须落实的硬任务。
在为期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制度优势,展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作为。通过落实“边打边治边建”要求,认真查找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充分运用检察建议等方式,促进行业领域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面”。
在办理甘波等54人涉黑案件过程中,检察机关就加强行业监管、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治理水平等方面,向相关部门发出综合治理检察建议2份。在办理赵建灏等18人涉黑案中,针对“套路贷”新型违法犯罪暴露出金融企业内部监管不力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2份,建议在严格规范贷款申请审批程序、强化对客户资质的实质性审查、完善相关的委托催收手续、强化内部人员自查自纠等方面加以整改。省检察院调研组撰写的《关于海南省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专题调研报告》,从加强领导机制、做实法治教育等方面,对预防未成年人涉黑恶犯罪提出建议,获得最高检检察长张军和海南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悬监督之利刃,涤黑恶之污浊。”徐振华表示,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下一步,我省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最高检关于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决心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为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