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身患疾病,不能下地干活,多亏了各级领导的大力帮扶,介绍我到果筐厂打工。一年下来,工资大约有1万元,再加上低保及其他收入,我的年收入在1.4万元以上,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近日,记者来到永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西信昌村,低保户代建锋掩饰不住高兴之情。
永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西信昌村是移民村,全村4个村民小组,432户1343口人,党员2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37人。近年来,该村借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夯实党建、培育新风、发展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2019年,该村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把牢党建“定盘星”
“只有把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才能充分调动起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这是西信昌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奎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在工作中始终秉持的理念。
走进西信昌村,村委会门前的国旗迎风飘扬,党员活动室等各种服务场所齐全。“原来这是破旧的村办公楼,现在改造成为集便民服务和群众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们都很满意。”王志奎说。
近年来,西信昌村以抓党建为引领,强化阵地建设并提档升级,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发挥“一支部一堡垒、一党员一旗帜”的作用,扎实开展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宣传讲解国家保障改善民生系列政策,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坚定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既提高了村党支部为民服务能力,又提升了基层堡垒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西信昌村把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助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激活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乡村美、农民富。该村大力修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先后争取移民资金100万余元,砂石硬化田间路5.8公里,修建水渠6660米;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600万余元,改造机井两眼,完善机井配套8眼,田间路水泥硬化1.8公里,田间路绿化8公里;争取一事一议、移民等资金修建地下排污管道550米。
一株株果树随风摇曳,焕发勃勃生机……这是行走西信昌村随处可以看到的场景。如今,冬枣、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
发动产业“新引擎”
产业扶贫是最有成效、最有速度、防止返贫的最佳脱贫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脱贫攻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没有产业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王志奎说:“产业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只有产业有了方向、见了实效,村民才有稳定可持续的致富之源,贫困户才能彻底和贫穷说再见。”
多年来,西信昌村一直是以农业种植为主,种植作物东一片,西一片,分散零落,形不成规模。小农经济生产已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以来,该村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各方扶持资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为发展设施冬枣产业,该村积极向林业部门争取资金近30万元,为首批搭建设施大棚的枣农每亩补助1500元。现全村已搭建冬枣大棚1500亩,亩产效益约两万元。
发展集体经济是带领群众增进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和需要。西信昌村积极谋划集体经济发力点,筹建村集体经济项目果筐厂。果筐厂作为城北街道办事处2017年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总投资210万余元。其中,集体经济扶持资金60万元,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村民入股资金120万余元。2018年9月,果筐厂建成并投入运营。目前,果筐厂采取租赁经营模式,现已连续两年向全街道30户兜底贫困户发放分红6万元,向西信昌村集体上交分红8万元。
“以前只知道种小麦,这几年村里发展果树种植业,我也种了10多亩,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心里特别高兴。”一贫困户告诉记者。
塑造文明“新风尚”
乡风习俗是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是农村精神家园的底色。近年来,西信昌村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乡风文明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扶志、扶智、扶德、扶勤”教育,塑造了文明乡风,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要想村民生活得舒适,生活环境很重要。近年来,西信昌村深入推进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以乡风文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宜居乡村。该村先后投资60万余元对村内巷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栽植独杆红叶石楠、红叶李等各类苗木6000余株;投资40万余元对村民活动场所及主巷道文化墙进行改造提升,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修建标准化卫生室,改善村民就医条件。尤其是今年“爱国卫生季”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先后召开村组干部、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动员会,通过广播、微信等营造宣传氛围,逐户签订“门前三包”,提升了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促进了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助推了团结互助、睦邻友好的新风尚,凝聚了乡村振兴的合力。
“倡导乡风文明,就是要让群众在增收入、富口袋的同时,也实现‘脑袋富’‘精神健’。”王志奎说,乡风文明建设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如今,在西信昌村,家家户户提倡勤俭节约、奋发苦干、勤劳致富,老年人在家种植果树,年轻人外出打工或做生意,村里没有赌博、打牌现象,每户家庭年收入均在12万元以上。(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