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这个重大而庄严的日子,中国共产党首次在天安门广场以庆典的方式,庆祝“党的生日”。
100面红旗迎风招展、飞机组成“100”字样掠过长空、100响礼炮响彻云霄,1921、1931、1941……2021,搭乘钟摆的翅膀,百年历程浓缩在短短几十秒中,让人们的思绪穿越时空。
庆典浓缩百年奋斗史诗,打开一扇瞭望之窗。从中我们可以读懂百年大党“为什么能”的如磐初心,读懂百年大党面向新征程的忧患警醒,读懂百年大党对未来的必胜信心。
一个主题贯穿始终——
100,是数字,也是一段历程。
这段历程,之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史,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每一个阶段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基础和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始终掌握着历史主动,民族复兴的进程步步深入,成果程程更新。
“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与各个历史时期相对应的成果,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从历史高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大势的自觉。
一百年前的觉醒,一百年来的奋斗,连接着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以这样的“大历史观”,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历经百年奋斗,承载伟大梦想的航船,如今驶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航道。
不可逆转!这是何等豪迈的宣示。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宣示标示了百年来党的历史发展新方位。
庄严宣告振奋人心——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百年航程,千年梦圆。
此时此刻宣布,是一种饱含追思的告慰,告慰无数革命先烈上下求索,许身报国,用生命和热血换来今天的盛世繁华;
此时此刻宣布,是言出必行的践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兑现对人民的承诺,证明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此时此刻宣布,是无愧历史的检验,经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给出的答案成色十足。
建党精神首次提及——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前”“精神之源”等提法标注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勾勒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天际线。
九个“必须”指引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9次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并对每个方面作了“必须”深刻的论述,为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给出具体指引。
这9个方面是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从中可以体会到我们党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史为鉴,是为了把握当下,开拓未来。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历史态度,从中可以体会到我们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幅画面意味深长——
特殊的设计,寓意着中国共产党历经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小小红船驶入暴雨狂风,巍巍巨轮如今破浪而出。百年烽烟早已散尽,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黄玥、侯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