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研究学习方法的学者提出“三万天学习论”,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都为一万天。第一阶段从出生到27岁,是人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第二阶段从28岁至54岁,是人们一方面运用知识、施展才能、接受事业挑战,另一方面更新知识、协调自身知识结构。第三阶段从55岁至81岁,是人们把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系统整理、总结的时期,同样也是深化学习的时期。在《季羡林谈学习》一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几乎将人生的全部时间都倾注在读书与治学中的学者。本书收录的文章,涉及学术著作的写作历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乐读经历与远行游学等诸多方面。季羡林先生提倡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老而不已,学习终生”的学习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与实践。
季羡林在《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中谈道:“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一个学人往往集中一段时间,钻研一个问题,搜集极勤,写作极苦。但是,文章一旦写成,就把注意力转向另外一个题目,已经写成和发表的文章就不再注意,甚至逐渐被遗忘了。”他自认这个毛病极少,往往抓住一个题目,得出结论,写成文章,并且念念不忘。
1947年,季羡林发表了一篇关于梵文的论文,囿于当时的条件,他对文章中几个问题的处理并不满意,直到50多年后,季羡林得到了新材料,才终于解决了那个横亘在他心中数十年的问题。而且他提出的大胆假设也得到了证实,这不禁令他喜出望外,更加坚定了深入研究的信心。
季羡林认为,对于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来说,资料是最重要的。他搜集资料始终是靠着老办法、笨办法、死办法。仅有一次尝试使用电脑,却无功而止。所以他一直坚持使用老办法,即一页一页地搜寻资料。他认为,搜集资料决不能偷懒,必须要用竭泽而渔的魄力,广征博引、巨细不遗,尽可能地把能搜集的资料都搜集在一起。科学研究工作没有捷径,在勤奋和天赋之中,勤奋更为重要。他用自己过往的经验证明,学者的大忌是仅靠手边一点资料就作出重大的结论。所以他时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古人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季羡林看来,他的一生只能做个羡鱼者。《十年回顾》写的是他旅德十年的学术研究经历。在哥廷根,他没有钱,只有时间和书籍。这在他看来,反倒是个空前绝后读书的好机会。经济条件限制,当时他很少在家中读书,简单用过早餐之后,便来到梵文研究所度过一天时间。在这十年中,每天陪伴他的除了几片面包和白开水,就是研究所里的书籍。在那里,他读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的文献资料,还有一些极为珍贵的碑铭拓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所由他一个人管理,空荡荡的几间大屋子只有他和几十万册书籍,万籁俱寂中甚至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在哥廷根刻苦攻读的十年,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老而不已,学习终生。关于读书学习,季羡林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我们现在划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规定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具体的要求。每个阶段之间的界限,看起来十分分明,事实上决不是这个样子。从宏观上来看,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是一个浑然不可分割的整体。哪一个阶段学习完,不等于整个学习任务完成。季羡林认为“学无止境”的意义即在于此。
读书有什么用?赫尔曼·黑塞曾经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吃过的食物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力量,读过的书籍为我们的精神提供力量。季羡林的文字中流淌着他对于读书学习的脉脉温情,又于拿起放下间尽显从容豁达。“钻研一个问题,搜集极勤,写作极苦”,并终生以之。这种治学的精神不灭,更蔓延无穷。(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