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部分,在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热传。文中,黄国平用最朴素的文字,回顾了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这段伴随着至亲离世、穷困潦倒、前途渺茫的求学之旅,让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网友落了泪,既感叹于农村少年坎坷的成长经历,更对这份坚持下去的勇气充满了敬佩。
读书的过程固然苦涩,但结局还是令人欣慰。接受系统教育、获得博士学位,不仅成了黄国平人生旅程中最美好的事,也让他的世界观充满了人性的光芒——黄国平在文末写道:“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正是这句话点出了一个农村孩子坚持读书、接受教育的本真和核心价值。“玉汝于成”“改变命运”固然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但丰盈的生命体验、仁爱的人性关怀更为可贵。古时的“读书人”和“知识精英”们博爱天下,以济人济世之心兑现理想,现如今,这样的情愫萦绕于一个农村学子的字里行间,实在令人欣喜且动容。
身处“改革”“革新”“变局”的时代洪流中,一个农村孩子对读书的执着,更显得难能可贵。原因就在于,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时代性命题,对农村孩子们的精神成长造成了深远影响:信息化生产方式的深度介入、城乡的快速融合,使原有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发生改变;在农村,建立在熟人关系网络中的乡土文明被重构,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全面影响着农村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同时出现的“物质决定论”和消费主义思潮,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以读书、德育为基础的个人成长体系。
可以说,中国农村社会正处于发生重要改变的关键节点,这让那些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孩子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难发现,当下各类互联网平台正深深嵌入农村青年的生活。小镇青年们认识世界的好奇心,成了资本下乡浪潮中的“蓝海”。各种社交平台上良莠不齐的内容或多或少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建设。
在这种氛围中,生存成了农村孩子生活的日常和人生的核心议题。“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打工”“你看我儿女都能打酱油了,你还没结婚吧”“今年二十好几了吧,怎么还在读书”……因为读书不一定能改变收入、社会地位,甚至不一定能够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在高企的机会成本面前,“理所应当”就要让步于现实抉择。所有这些极易让不少初涉世事的农村孩子迷失自己,悄然间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因为如此,“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又成为一种困惑,“书随便读一下,就去打工了”便成了一些农村孩子“顺势而为”的惯性抉择。
黄国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经历了诸般苦难之后,仍笃定于读书这件事。他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攀登科学高峰、实现人生理想的快乐,并由此激发出要为别人创造幸福、创造价值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延承千年的、由己及人的仁者情怀尽在于此。这也告诉我们,即使是在这个飞速发展、传统价值被不断重构的时代,好好读书、接受严苛教育,对一个农村孩子的人格养成、塑造丰富温润的精神世界,继而形成对广博世界的科学认知,最终构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理念的价值体系有多么重要。这是无论对于农村孩子还是城市孩子都具有同等意义的事情,需作为教育的普遍意义之所在而不应存在丝毫的“城乡之别”。
读博士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走的路,但教育的意义需要在任何时代都得到充分认同,当前更是如此。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计,是这个时代应该推崇的价值。绝不将农村孩子的视域定格在狭小的空间里,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教育保障体系、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村教育人才,让成长于农村的孩子们真正卸下包袱,帮助他们在充满活力的青春岁月,在尽可能降低教育的物质成本、时间成本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机会、产生足够的意愿去获得丰富的知识体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他们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单向度的人”。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文化生产中,应充分引导广大农村青少年重新审视读书、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相信无论何时何地,系统教育的目的远不限于学习知识、技能并改变命运,让他们领会到从人性深处唤醒一个灵魂的重要性。(韩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