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经历破土出苗、拔节抽穗、扬花灌浆的数月旅程,闯过春寒、倒伏、病虫害等重重关卡,历经秋种、冬盼、春忙的辛勤付出,广袤大地上的金色麦田迎来了夏粮丰收“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在粮食安全实施党政同责、惜粮节粮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如何保证3亿多亩小麦顺利收入大国粮仓,让每一颗麦粒都能唱好“毕业的歌”,成为这个麦收季最牵动人心的话题。这也正是农业农村部将今年“三夏”小麦机收工作会议的主题聚焦在机收减损上的重要原因。
以前每到农忙,全家老少齐上阵,外出打工的也要请假回家参加抢收,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现在雇用机手机收一亩小麦只要60元左右,10亩地1小时就可收完。当前,我国小麦机收水平已达到97%,“镰刀刈断麦秆”“在一片金黄中挥汗如雨”的画面已经走进了历史,农机让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挺直腰杆有尊严地种田。而且,不只是效率高,机收的损失也比人工收割要小。以小麦为例,人工要经过割、捆、脱粒、运输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发生麦粒损失,综合损失率高达10%。而机收则可多道工序一次完成,通常情况下,损失要比人工低七八个百分点。
同时,我们的收获机械也在朝着高效低损的目标不断升级。据了解,国外收获机械产品标准一般只规定产品的安全性能,对产品作业性能不作统一要求,而是由企业自定,由市场选择。一些发达国家农机企业将小麦收割机产品总损失率控制在1.5%以下,而我国标准规定不超过1.2%,目前一些国产品牌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正常工况收获损失可降低到0.8%左右,不逊于国外品牌。当然,我国粮食收获机械出厂性能虽总体不差,但可靠性方面尚有距离。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故障率相对较高,如果维修保养不及时不充分,收获损失率会相应增加,这是我们需要补齐的短板。
此外,决定收获损失率的因素,机具之外也大有玄机。从天上来说,大风、强降雨导致作物倒伏,干热风导致自然落粒,田地积水,都会造成机械作业困难,影响收获率。从地上来说,地块不规整、大小不一,机具在小地块作业必须频繁转弯掉头,有本事也施展不开。从区域差异来看,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也会影响损失率,比如玉米对行收获损失最小,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玉米行距千差万别,收获机对不上行就会造成损失。从机手自身来看,没有经过充分培训的新手,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应对,或者过于追求效率,收割机喂入量过大导致损失率过高。此外,“机”不择“时”也会造成损失。收获过早,小麦灌浆不充分,籽粒不饱满,影响产量;收获过晚,容易落粒折穗,千粒重低,丰产不丰收,必须收在最佳收获期损失才能最少。
虽然目前我国机收损失控制水平并不低,但仍然具有进步的空间,而且减损潜力还比较大。比如去年我国千方百计增加了300多万亩冬小麦,按照平均亩产383公斤计算,可以增产约23亿斤。但如果我们能把夏粮机收损失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挽回粮食损耗25亿斤以上。特别是在当前耕地资源有限、增加播种面积十分困难的背景下,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当然,从科学角度来讲损失率不可能为零。但虽不能至,却要心向往之,通过各种努力去无限接近这个“零”。
一则要不断改进收获装备,比如开发适合收获不同栽培方式和生长情况作物的机具,特别是能应对倒伏等异常作业。同时,要研发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系统,遇到损失异常及时报警,提醒机手停机调整或自动调整。
二来要把严机具质量关。先把不合格、不耐用、不适用的农机产品挡在政策支持的大门外,再通过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把老旧农机这些“残兵弱将”加快淘汰掉,把高效低损收获机械这些“新兵强将”招进来。还要将粮食烘干成套设备纳入补贴试点,增强烘干能力,促进适期收获。
三是要把“能工巧匠”培养起来。“三分机器、七分使用”,面对同样作业条件,经验丰富的农机手就有不少小窍门:比如在小麦潮湿时晚下地、早收工,避免秸秆潮湿造成夹带损失,甚至发动机的转速、筛箱的摇摆速度对作业效果有什么影响都会心里有数。因此,要强化农机手培训,以老带新,手把手推广作业经验,组织机收减损田间大比武活动,推动按标收获、按规作业。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粮食损失这一问题放到整个生产供应链条上来看,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旅程中,运输时的抛洒遗漏、农户不科学的储粮、过度化的加工都会造成损失,需要从“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减损。收购环节要建好产后服务体系,储粮环节要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储运环节要推广绿色安全技术,加工环节要选用适度加工工艺,从整个链条入手聚力减少“丢粮率”。如此,才能做好节粮减损这篇大文章。(冯克 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