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痴迷读书,时常被人误解:一个半大老头,还这样作秀,可笑;如此酷爱读书,可能另有“想法”,要提防。
宋代大儒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寥寥四句,道破了读书的美妙意境,说出了书籍给人带来的那份难以言表的快乐。我乃凡夫俗子,无其他嗜好,惟闲暇之时,捧读闲书,乐在其中。
读书之乐,乐在读之。记得小时候,在路灯下借助微弱光亮,读过《水浒传》连环画;在操场上读过武侠名著。大一些的时候,在课堂上躲过老师的“火眼金睛”,偷看过《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在夏夜里忍着蚊叮虫咬,默诵过毛泽东的诗词。参加工作后,在寝室里阅读精美的散文,在被窝里浏览情意绵绵的小说。下乡期间,为农民朋友读关于种植、养殖等可以指导农民脱贫致富的书……一眨眼,我已到花甲之年,孩子也长大成人了,平时忙少闲多,阅读自然成了乐趣。每天静静地与书为伴,偶尔得到一丝感悟,便会感到无比快乐。
读书之乐,乐在思之。漫步于鲁迅先生的笔下,我读懂了心灵压抑时的 《呐喊》,摆脱了岁月蹉跎时的《彷徨》,减去了一分对闰土的愤懑,增添了一丝对阿Q的悲悯;浏览杜工部的笔端,我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千疮百孔,闻到了荒郊旷野上悲凉的哀鸣;细读《简·爱》,体会到了独立、坚强与真正追求自我的勇气。
读书之乐,乐在痴之。好读之人,书的来源不外乎为借阅和购买。我是借多购少。原因有二: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我认为借来的书读得快还读得细,因为借来的书终究是要还的,还了就读不到了。尽管如此,我书橱里的书还是逐渐多起来。看到喜欢的书,就紧紧裤腰带购买回来。老婆偶尔闲话,我便振振有词,这本书是我用稿酬买的,她立即哑口无言。
其实,无论何人,不管在工作之余,还是假日小憩,细读一本书,静思个中滋味,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可找到自己的不足。抑或,干脆远离尘嚣,去花间品茗,摇椅独坐,摊一本喜欢的书在膝头,同样也会让自己沉醉于文字的快乐中。
知道了读书人的快乐,你们还会笑我,还用得着防我吗?(刘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