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深刻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指明了努力方向。福建宣传思想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提出的“一个篇章”总目标、“四个更大”新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承发展中华文脉写好福建答卷。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重大意义,鲜明地体现共产党人的历史观、文化观,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身体力行,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重要理念,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事件。比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福州古厝》作序,强调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与发展经济一样都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亲自推动林则徐纪念馆和林觉民、冰心故居等系列遗迹的保护,留下了“三坊七巷”这“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亲自领导编制了首部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让鼓浪屿这座国家瑰宝绽放靓丽光彩;全力抢救三明万寿岩遗址,从炸药包下留住了“南方的周口店”;帮助美国友人寻访一座岭,让鼓岭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友谊。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指示与他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在理念和方向上一以贯之,目标和要求上与时俱进,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二、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守住历史根脉、延续文化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要强化考古发掘和文明探源,做好三明万寿岩遗址、浦城管九土墩墓群、浦城仙阳猫耳山窑址、漳平奇和洞遗址、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等考古保护利用,发挥水下考古及文物保护全国重要基地的作用,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新的贡献。要强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为契机,展现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丹霞、鼓浪屿等4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全力推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遗。福建是文物大省,特别是革命文物丰富,要有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全力推进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重点实施中央红军长征、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北上抗日先遣队、毛泽东调查研究之路等整体保护项目,打造“古田会议丰碑、调查研究模范、万里长征起点”等红色文化品牌,使革命文物成为“革命传统的教育基地、党风建设的展示基地、干部教育的培训基地、摆脱贫困的实践基地”。要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继续组织非遗资源普查和非遗整体保护,实施非遗传承人纪录工程、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发展。要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全面实施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全力打造“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打造特色文化示范村镇,保存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三、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彰显内涵价值、激发时代活力
福建文化资源丰富,文脉深厚悠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海丝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绵延千年的八闽文脉历久而弥新,与中华文脉息息相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要系统梳理福建文化脉络,实施《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对福建历代文献典籍进行系统性调查整理出版,立体展示福建文化发展脉络和成就,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要深人挖掘历史名人文化,组织专门机构和力量,加大对朱熹、冯梦龙、郑成功、林则徐、严复、陈嘉庚等福建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研究整理,支持各地设立名人博物馆、陈列馆。要艺术表达文化内涵价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大力实施传统戏曲传承发展工程、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影视精品工程等,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比如,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要围绕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创作推出更多像电影《古田军号》、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电视纪录片《红色摇篮》、歌剧《松毛岭之恋》那样的精品,为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丰富素材。
四、发挥对台对外优势,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发扬光大
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觉自信;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要持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家级重大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创新办好丝绸之路电影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等活动。加快建设闽侨文化中心、海外文化驿站,通过非遗展示、茶艺展示、艺术展演、文化讲座、文博展览等,对外充分展示福建文化的独特魅力。要持续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发挥闽台渊源优势和祖地文化魅力,持续打造海峡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文博会、图书交易会、媒体峰会等合作平台。举办福建文化宝岛行、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海峡影视季、IM两岸青年影展等特色活动,开展各类族谱展、涉台文物展、工艺美术展、民间民俗工艺展等,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持续扩大对外文化传播,组织实施“视听福建”海外播映计划,不断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能力,以国际视野讲述中国故事、福建故事。
五、完善传承弘扬制度体系,强化工作保障、形成工作
合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能管长远、能保长效的制度建设。要继续在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实施“十大行动”、落实“四个纳入”、推动“四个融入”,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格局。要继续在完善工作链条上下功夫,准确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围绕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抓住关键环节,构建形成环环紧扣、有机衔接、前后贯通的完整链条。要继续在细化工作项目上下功夫,坚持每年整理一批文物典籍、提升一批文化遗产、建设一批教育基地、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办好一批主题活动、打造一批传播平台、推出一批研究成果。(闫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