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68年入党,算来已有54年的党龄,但我更愿意把自己作为一名新党员对待。我认为这样有利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利于不断学习、赓续努力,有利于三思而行、严格要求,有利于与时俱进、永葆青春,正如那句唱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我知道共产党这个词,是在上世纪50年代。那时候许多人家都会贴这样一副对联:“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感谢共产党。”我们家也贴过多年。我还听说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像刘胡兰、董存瑞、焦裕禄等。我觉得共产党员都很了不起,心中也产生了早日加入党组织的愿望。
升入中学后,知道了学习,有了一定的社会接触,也看了一些书籍,还学习了党章和一些党史资料。随着知识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我逐步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等道理。我特别记住了,对入党申请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年满18岁”,也是一个硬杠杠。我一直期盼着这一天。
这一天终于来了。1966年2月26日,我写好了入党申请书,近4000字,并请班主任老师常寿宝和几何老师尹昌明当介绍人。这是我向党组织递交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时隔55年,我至今还保存着原稿,虽纸质发黄、笔迹淡化、边有缺失,可内容完整。
高中阶段发展党员的情况极少。1968年2月,我应征入伍,把入党申请书随之带到了部队。在新兵连集训时,我略做修改,请班长郭友政和指导员张汉明当介绍人,向党支部递交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
我是高中生入伍,当时全团800名新兵只有7名高中生。我们连队200多人,包括老兵在内,我是唯一的高中生。按照当时的说法,知识分子的弱点是一不能吃苦、二不能和工农兵打成一片。我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也在下决心克服。
我们连担负的是国防施工任务,施工中所需水、水泥、沙子、石料等,汽车不能保障,道路不能保证,有一部分要靠人工从山下往山上背。我们班是从河里往山上背水,一人一个大铁皮背桶,装满水有60多斤。我刚20岁,身强力壮,而且生在农村、干过农活,并不把力气活放在眼里。背不足百斤的东西,好像也不当回事,但背两桶是不行的,因为没有多余的背桶,而且道路崎岖,很不好走。我只好在提高速度上想办法,别人跑2趟,我争取跑3趟,一个作业班下来总比别人多背两三趟。其他方面我也很努力,如主动清理卫生、给伙房挑水、给连队写稿子等。
当时,部队开展“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活动,年中有“初评”,年终有“总评”。7月连队“初评”时,我被评为“五好战士”,又经支部大会通过,同意接收入党。同年12月,我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这在全团的新兵中是唯一。
1970年夏,已转为正式党员的我被提拔为干部,这在全团同年新兵中也是唯一。之后,在党内逐渐有了职务,副组长、代组长、组长、党支部书记、党委委员、常委等。特别是在任职连队指导员和政治处副主任期间,担任党支部书记,主管发展党员的工作。我认为应该特别慎重,要为党员质量把关,要为党组织的纯洁性负责。经我介绍或作为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入党的党员有百人之多,我与每一位谈话时都会郑重嘱托:“请铭记誓词,勿忘。”多少年后见面,不少人都对我说:“你对我入党时的谈话嘱托至今不忘。”
组织上入党是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却是一生一世。我还要继续“学党史,明初心,知使命”。我期待着自己能得到首次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为一生之纪念、一生之荣耀,足矣!(李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