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的一天,我所在的解放军空军某团政治处召开支部大会,议题之一便是讨论我的入党申请。那时,部队驻守在白山黑水的祖国北疆,我任该团政治处放映员,主要工作是操作心爱的解放牌35mm移动式放映机,为分布于方圆数十里的团司政后机关、各连队和驻地老乡放电影。入伍两年多来,经党组织培养、军营历练、老兵传帮带及个人不懈努力,军事素质、业务技术、特别是对党的认识不断提升。念念于心的夙愿,便是早日跨进党组织大门,为军旅生涯、人生旅程提供政治引领。支部大会前,我把《党章》反反复复学习了十几遍,工工整整写下千余字的入党申请书,认真汇报了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及战备、工作、学习情况。
根据大会议程,我宣读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激动、喜悦的心情伴随着期盼与忐忑。接下来的自由发言环节却令我始料未及,一位党员直言不讳对我提出批评:一是说我“拉拢”入党介绍人。原来,不久前家里寄来一包红枣、花生,我拿出大部分与战友分享,另外包了拳头大两小包,分送给入党介绍人;二是说我有私心,多次用部队的公文纸写家信,属于公物私用。言之凿凿的两件小事,却足以令我的入党申请“搁浅”。听了这位战友的发言,我如芒刺背,百口莫辩,一下子由信心满满跌入“至暗时刻”。表态发言时,我表示虚心接受批评意见,改正缺点错误,进一步用党员标准严于律己。两位入党介绍人因受到“拉拢”,也分别做了自我批评。此项议程,以“继续考察,加强培养”为结论落下帷幕。
会后,我抽时间找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入党介绍人、包括给我提出批评的战友分别谈心——那可不是无关痛痒的“走过场”“打哈哈”,更不是庸俗的“套近乎”,而是本着“无话不可对党说”的无比忠诚,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汇报交流。与此同时,我对本职工作更加勤奋努力。我虚心向老兵请教“取经”,精心制作反映军营生活主旋律的幻灯片,在电影放映前播出,深受战友喜爱;本人写作的一些军旅题材新闻稿和文学作品,时而发表于《空军报》等媒体,产生了积极影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当年8月,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春华秋实,光阴如梭。40余年悄悄流逝,多少人生经历、沧桑变迁随风飘逝,惟有跨进党组织大门的曲折过往,以及风正气清的党内组织生活、“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政治生态,在我脑海里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正如支部大会强调的那样,“组织上入党是一阵子的事,思想上入党则是一辈子的事”。简朴庄严、历历如昨的入党仪式,像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激励着我平凡而无悔的人生旅程。我后来提了干,并于1983年9月考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在学海泛舟、军号声声的新征程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光辉党史、铁血军史的系统学习,我对党的认识与信仰,逐渐由朴素感情上升至理论高度,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正确辨析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及各种理论思潮,校正人生三观,坚守入党初心。4年深造为人生淬火加钢,军校毕业重返军营,我先后担任空军某飞行学院宣传干事、政治教研室副主任等职,乐此不疲地向官兵传颂着“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血脉和新的时代精神。“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踏遍青山心向党。在我看来,18年无怨无悔的军旅生涯,以及后来“退伍不褪色”的地方工作阅历,不过是入党故事、入党誓言的延续、践行与积淀、升华。(李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