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累计党组织34

平台累计党员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在工作中释放“检察温度”

来源:《山西法制报》 2021-08-20阅读343

      在柳林县人民检察院,提起检察官王珊,同事们会用这样七句话评价她:院里最年轻的员额检察官、工作最认真、办案数量最多、办案用时最短、办案效率最高、下班回家最迟、上街最少。这就是这名36岁女检察官的全部,因为她性格直爽、爱憎分明,办事雷厉风行,熟悉她的人都对她赞赏有加。



怀揣梦想+笃志前行



  梦想是一盏明灯,能使人振奋、使人勇敢。王珊从小就喜欢法律,把从事法律工作当做自己的梦想。初中时,她中午放学第一件事就是看《今日说法》,那时起,她就立志做一名法律工作者。


  做事最怕有心人。2003年至2007年,她在山西师范大学攻读了法学、生物科学双学位,毕业后,如愿考入柳林县人民检察院。她上班的第一天,父亲送了她四句话:在检察岗位工作,一定要做到特别讲政治、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


  父亲的话她铭记于心,进入检察队伍13年来,她一直奋战在一线部门,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忠诚履职。她办理案件,从“法”“严”“情”“实干”“接地气”入手,所办案件,认罪认罚适用率、精准量刑采纳率在院里一直名列前茅。



无悔选择+一生追求



  有人对她说,女人应该以家庭为重。而王珊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女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并在这片天地展示自己的精彩人生。工作以来,无论在什么岗位,她都尽职尽责、刻苦专研,在不断学习中进步成长,在不断努力中砥砺前行。


  2011年至2014年,她刻苦攻读又获得了法律硕士学位。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出色的工作成效,使她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潮中,顺利进入员额检察官序列,成为柳林县检察院最年轻的员额检察官。入额后,她丝毫没有懈怠,因为她所在的第二检察部主要承担当地重大犯罪案件的办理。面对单位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她经常通宵达旦工作,白天讯问犯罪嫌疑人、取证,晚上加班加点阅卷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王珊做事非常认真,交给她办的事一百个放心。”同事们都这样说。吕梁市检察院交办的“308专案”涉案嫌疑人13名,要求25天内审查起诉。王珊和助理加班加点,按时完成了市检察院的既定动作。就在该案还未提起公诉前,柳林县纪委监委移送的王某某受贿1600余万元的重大案件,在不退补、不延期的情况下,对42册卷宗认真审查,制作了300多页、20余万字的审查报告,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审查逮捕、移送起诉及认罪认罚工作。


  接连几个大案下来,王珊不叫苦不叫累,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检察事业是我无悔的选择,我会用毕生的精力为之奋斗。”



铁面无私+似水柔情



  王珊在履职中,始终以法为剑,以理为刃,守护着检察官的初心和使命。她坚信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不是靠几十本卷宗的大案要案成名,也不是法庭上“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的精彩陈词,而是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的理念。


  秉公执法是检察官的天职,也是王珊一贯的工作作风。但铁面也有柔情在,她常说:“金贵银贵平安最贵,千好万好和谐最好;平安是最大的效益,稳定是最美的环境。”所以,在日常办案中,她更注重用法的教育、理的化解、心的沟通,让每一起案件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无论办理大小案,王珊始终是那么认真、负责。遇到一些酒驾案件,如果是为办案而办案,这些小案完全可以走程序结案。可王珊没有这么做,她会耐心说法、说理,以理服人,以法服众,希望嫌疑人决心悔改的同时,能现身说法带动身边的人学法、知法、遵法,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方的作用。


  王珊介绍,酒驾案件嫌疑人潜意识里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有对立情绪,必须“办案+普法”,让涉案人员心服口服。细微之处见风范,点滴之间见真情,王珊在工作中释放出的“检察温度”,让不少嫌疑人深受感动。


  鲜花与光环永远属于那些满腔忠诚、无私奉献者,2013年,王珊被吕梁市检察院授予“三等功”、2014年获得吕梁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20年被授予“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

  风好扬帆正当时,策马扬鞭再奋蹄。满载荣誉的王珊没有自满,依然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李婧 张海峰 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