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城县凤城镇蒿峪村,有一位令人敬佩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冯晓留。他参过军,当过乡镇领导,管过治安工作,但无论岗位、职务如何变动,他一心为民的初心始终坚如磐石。
冯晓留,1938年5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57年19岁的他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部队他积极要求进步,1958年3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为了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党工作,逐渐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营长。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976年冯晓留转业到乡镇工作,经常助人为乐。儿女们埋怨他总是向外借钱,他就把自己求学念书时,借钱如何艰难的故事讲给儿女们听,让他们将心比心,体谅别人。
这些年,他虽已退休多年,仍热心公益事业,先后捐款达12.2万余元。
退休后的冯晓留定居在家乡后,依然初心不改。前些年,村民们浇地灌溉,需要一个人负责放水关水,他主动报名义务服务。这一干就是五年多,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他义务服务,无私奉献。
为了让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冯晓留精心编写出版《二十四孝与二十四不孝》一书,被阳城县关工委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乡土教材进行推广。
这些年,冯晓留又多方查阅资料,总结出了近现代20多个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的故事,编辑出版了道德教育书籍《忠孝行天下》,教育青少年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传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
冯晓留是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但他时时不忘初心,先后29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多次被所在单位和上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李卫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