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深情礼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今天,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收官之际,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从战贫斗争的鲜活事例中淬炼伟大民族精神,有助于中华巨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在减贫战役中淬炼伟大创造精神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反贫困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的论述。千百年来,无数百姓“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无数仁人志士为解决贫困问题进行各种探索、尝试,都未能如愿。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普遍存在的生存性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解决贫困问题付出了艰辛努力,用创造性的头脑和开创性的举措,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责任意识和无畏的担当精神,把脱贫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扶贫工作贵在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扶贫工作不论是在贫困人群的识别,抑或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上,都缺乏精细化的工作理念。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教训之上,根据目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其基础工具是分批分类理念,其战略重点是精神脱贫理念,将“大水漫灌”式扶贫转变为“精准滴灌”式扶贫,将“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内生性发展。
这些成就的取得和奇迹的实现,靠的就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开创精神;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在不同区域的落地生根,本身就是干部群众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的可贵实践。
下面,我用我身边一些冒热气的真实人物和鲜活故事,给大家阐述一下群众在脱贫创新中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张新萍是店上村土岭组的贫困户,2017年市妇联在运城举办全国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为期15天。听说这个消息后,我鼓励张新萍报名参加。十几天的全封闭培训课程,除了农业技术、管理、经营课程外,还有心理疏导、家庭关系等内容。张新萍学得如饥似渴,触动很大。她激动地说,自己还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高规格、高层次的职业培训呢。她在微信上多次和我交流学习心得,很有想法。
交流中,我和她谈了村里的产业规划,谈了香菇的市场前景,谈了她们家的贫困现状和脱贫方案,她备受鼓舞。无独有偶,在运城培训期间,张新萍认识了垣曲县香菇种植大户席娟娟,课上课下向其请教了不少香菇种植方面的问题,更加坚定了种植香菇的信心。刚一回到村,张新萍就主动找到我,要求成立香菇合作社,正式开启她的香菇创业之路。
参加完村里举行的集体经济香菇产业发展动员会之后,张新萍就迫不及待的交了菌棒定金,准备展开拳脚、大干一场。不料,经过帮扶工作队和村主干多次组织培训和轮番动员确定的十来户香菇种植意向户,到了交菌棒定金时候,却纷纷打了退堂鼓,人跑的就剩下两家了,咋办?张新萍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果总是不敢干,哪能脱贫致富。真不敢想,这话是从一个始终脱不了贫的山区贫困户嘴里说出来的。她力排万难,说服丈夫和她一起干。寒冬腊月,她们在菌棚里忙得热火朝天。新建的育菌棚一次次被大风刮坏,她们一次次修好,毫无怨言。自家的出菇棚没有合适地点,她和丈夫雇铲车、挖机硬是在坡上平出了一亩多的平地。
次年5月份,第一茬香菇出菇后,张新萍喜获丰收。但由于项目启动时养菇户有反复迟迟定不了,菌棒进棚迟了20天,导致收获时候错过了4月的价格高峰期。价格不理想,张新萍舍不得卖。香菇这东西卖的就是一个“鲜”字。即使存放在冷库,依然水分流失不少、色泽也没有刚采摘时那么好。面对这一情况,包片领导多方联系批发商,工作队长带上香菇样品跑各大超市和批发市场,我索性用自己的车拉上几百斤散卖。经过齐心协力,张新萍所产的1万多斤香菇售卖一空,前后共获利约4万元。但刨去投资,一年几乎白干了。“这活太苦!”张新萍丈夫坚决不干了。
2018年底,为了把千辛万苦搞起来的产业发展下去,我多次入户动员,分析现状、分析市场、分析前景,让群众坚定信心。张新萍心有不甘,丈夫却说啥也不搞了。为此,我们拿出1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购买了3万棒香菇,无偿分给张新萍夫妇1万棒,才解决了她们夫妇的后顾之忧。不用投入启动资金,又有了去年的种植经验,张新萍心里的香菇创业之火又熊熊燃起了。这次,她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自己的1万棒香菇。种菌、翻棒、戳孔、撕袋、通风、注水、采摘,每一个环节,她都格外尽心。技术上有不懂的地方,她就电话咨询技术员;管理上有不懂的地方,她就微信咨询培训班同学席娟娟;有其它需要协调的事情,她就跑去村上找我、找村主干。她再也不是一个遇到问题“两眼一抹黑”的贫困山区妇女,而是迅速成长为一个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女农民。
就在前不久,问起她香菇经营近况的时候,她竟然还给我讲了一套她总结的独特的管理方法。她说,培训班老师在课上一直给她们强调的一个词就是“创新”,我们老百姓不会创新,但是我一边干一边琢磨,我知道怎么能让我的香菇长得更好、卖价更高。张新萍信心满满。
是的,中国减贫事业中的生动实践数不胜数,我通过这样一个小小例子,描绘出我们干部群众在创新中一往无前、在创业中矢志奋斗的生动画面,传达出党在扶贫事业中集聚创新力量、鼓励创新实践的积极信号,勾勒出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强化内生动力、开创美好生活的朴素创造精神,让中国扶贫理论、扶贫政策和扶贫实践在创新中发展,在创造中升华。
在减贫战役中淬炼伟大奋斗精神
要幸福就要奋斗,脱贫攻坚是艰苦卓绝的新时代长征。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他们义无反顾,扎根基层,日日夜夜走访,披星戴月帮扶,吃苦不叫苦,受累不怕累,作难不畏难,在最艰苦、最偏远、最困难的基层乡村集体完成了一次英雄书写,取得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然而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这其中,浸透着广大扶贫干部的辛勤汗水,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多少人投入战斗,多少人冲锋在前,多少人永远倒在了战场上。那些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追逐人民的梦想,用热血燃烧出信仰的熊熊之光,这就是伟大的奋斗精神,就是涌现在扶贫领域中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
我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第一书记,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在当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唯有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直面浪高风急、艰难险阻,方能书写“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的历史诗章。
“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活动能组织、关系能协调”的“五能”人才标准是我们机关对青年干部的工作要求。在基层驻村的这三年,对“五能”是一个全方位的、大幅度的提升和锻炼。每天迎来送往,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场合讲话、汇报随时就来,推着我不断挑战“开口讲”。各种大材料、小稿子,新闻报道、汇报材料,主持词、申请报告、典型事迹、脱贫故事,各种体裁各种要求的稿子推着我不断加强“提笔写”的能力。今天是老百姓有矛盾纠纷需要调解,明天是村里水管老化需要跑职能部门,后天是贫困户产业失败需要重新规划,大后天是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达标需要找项目增收入,这些都推着我不断锤炼“遇事能办”的技能。马上帮扶责任人要集中入户了,提前把走访任务分发下去,把要宣传的政策普及到位;马上要搞讲座了,提前列提纲,联系讲解人,打扫和布置会场,安排签到和分发小礼品;马上要搞赏花节了,提前定主题、拟文字、做版面,联系表演人员,邀请参加领导,通知全体村民,准备和布设场景,安排吃饭、休息、停车、录像、采访等等事宜,所有的一切都推着我不断提升“活动组织”的水平。作为第一书记,如何摆好自己的位置,既不把手伸得太长又不把权放得太散;如何调动村干部和党员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干起来、动起来;如何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让我们村能多受关注、多受照顾,这方方面面,都推着我不断揣摩“协调关系”的艺术。
所以,我想说的是,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是只有在上层工作、在核心工作才算是“体面”,所有的“体面”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所有的“尊重”都是自己给自己挣的,所有的“业绩”都是自己给自己干的。你也奋斗,我也奋斗,大家一起在奋斗中建功,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方能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壮丽事业!
在减贫战役中淬炼伟大团结精神
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用实际行动验证了团结就是力量。减贫奇迹的背后,是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
“不落一人”是团结精神的根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这样的庄严承诺。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做,三面锦旗说党恩,万里跋涉为一人。
前坡是店上村唯一一个不通水泥路、不通自来水的自然村。到村路蜿蜒陡峭,汽车上不去的地方,步行还得30分钟。每当下雨,这截土路是一走一坨泥、一步一个坑。崎岖山路的尽头,两孔破败的窑洞映入眼帘。我们将带去的慰问食品递过去之后,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女孩,在衣衫破旧的奶奶怀中,一口气吃下了四五块蛋糕,仍挥着小手要。我们看看这家徒四壁、缸无过夜之米、窗无遮风之物的状况,眼泪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这户人家的女人叫初子木,1985年生于四川大凉山,是地地道道的彝族人,十多年前经人介绍嫁到山西运城这个贫穷的小山村,本人患有癫痫。丈夫李海军1982年出生,人高马大,却有轻微智力残疾,大字不识一个,甚至连钱都不认识,生活一直过得一贫如洗。小女儿李娜2岁时,一次因饥饿误食其母亲治疗癫痫病的半瓶药片中毒而抢救多日,花费3000余元,却享受不到新农合按比例报销的待遇;村委会想为其母女办理低保,虽满足了低保条件,却不够上报的资格;国家为贫困户易地搬迁,每人拨款数万元建房,其母女也将失之交臂,初子木想改善贫困现状外出打工,却无法出行。究其原因,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条,是妻子初子木和小女儿李娜无户口、无身份证,属于“黑户”。
扶贫无小事,我们当即决定专程去一趟四川为其解决户口。2017年7月12日,带上初子木母女,驱车3700公里,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为初子木找寻户口。由于初子木不识字,四川口音又重,自己的名字到底是哪几个字,始终闹不清。我们通过音译查了多个名字还是对不上号,最后在当地公安系统的多方查找下才确定,其名吉觉初子木,户籍多年前已被注销。怎么办?重新上户!我们通过当地政府、政协的协调和配合,翻越三座山岭把初子木的老阿妈接下山来,出资3000元为她们做了亲子鉴定,才终于确认了身份并为其办理了当地正式户口。四川当地的工作人员深受感动,赠送了题为“不远千里,为民解忧。扶贫济困,你我同行”的锦旗。
随后,在迁户和办理身份证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首次办理身份证必须由本人去四川当地办理。于是我们带领吉觉初子木于9月12日第二次踏上了四川之行的征程。说实在的,脱贫攻坚把全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是来自哪里的扶贫人,干部也好、群众也罢,只要在扶贫路上相见,都有一种“热泪盈眶”的亲近感和团结在一起的幸福感。有了上一次的“交情”,这次办理身份证,当地政府大力协助,没有费多大力气就顺利办好。在海拔3000米的乃吾村,初子木再次见到了久别的阿姆,初子木的哥哥依照彝族接待贵宾的习俗,杀仔猪,蒸大米,招待远方的客人。我们被四川亲人这种热情再次感动,赠送了“情堪汉彝一家亲,千里相连解民困”的锦旗。
虽然初子木和小女儿李娜已经被识别为贫困人口,但是李海军的户口本上,仍然没有她们娘俩的名字。2018年10月,包村领导和村两委积极帮助李海军夫妻补办了结婚证,初子木自此才成为店上村的“正式”媳妇。小女儿李娜因为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明,还仍然是黑户。要上户做亲子鉴定还得3000元,这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实在是无力承担。12月份,我找到当地公安机关,和派出所长一起跑手续、找关系,最终为其母女争取了免费做亲子鉴定的机会,领取了出生证明,顺利上了户。帮扶工作队满怀感恩地为当地公安机关赠送了“扶贫助困写大爱,甘做人民勤务兵”的锦旗。
有了户口和身份证,初子木母女就能享受国家相关政策,就能享受易地搬迁政策,搬出那个穷窝窝,住上142平米的崭新自建房。政府为初子木家配备了床、被褥和取暖设施,工作队把单位仓库闲置的沙发家具拉来给初子木家布置一新,我们还购置了桌子、板凳、墩布等生活用品,给孩子送去了换洗衣物、零食、酸奶和水果。如今,经过各方的全面帮扶,初子木全家享受国家低保兜底政策,年补贴近万元。为李海军争取了护林员公益岗位,年补助一万元,同时介绍李海军在附近打零工,日收入120元。李红享受国家教育补贴,在当地上学不花一分钱。初子木在家种地有良种补贴,已退耕还林的土地有退耕补贴,初子木闲时还上山采药,贴补家用。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这个原本内生动力不足的家庭再也不是饥一顿饱一顿,而是甩掉贫困帽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扶贫战线上,真正诠释了“多方相助、不落一人”的真情篇章,这就是回荡在脱贫战线上空的最嘹亮的歌声——《团结就是力量》,这也是闪耀在脱贫攻坚扉页上最鲜艳的底色——团结战胜一切。
在减贫战役中淬炼伟大梦想精神
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就成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从“能吃饱肚子”到“吃‘净颗子’”,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朴素憧憬,映照着几代人筚路蓝缕的奋斗足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终点”与“起点”,蕴含辩证思维,体现了我们党造福人民的不懈追求,彰显了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境界。当前,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沉甸甸的实绩,坚定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一个村、一个人怎样在筑梦之旅上闪闪发光?我谈谈我们村的历程。
缤纷夏季,店上村“诗情花谷”的15亩芍药深情绽放,在苍翠远山和碧绿近树的衬托下,分外娇艳。5月23日,是特别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我们以花相邀,举办了店上村首届“诗情花谷•芍药花约”赏花节,邀请各方游客来店上赏花品茗听古琴,感受诗与远方的美。活动现场游人如织,十六位知名书法家倾情书写的芍药诗作缀满枝头,格调高雅的茶艺表演、模特走秀、古琴演奏让游客陶醉其中,还有摄影家、画家、书法家现场采风,用各种方式诠释花与文化,花与艺术,花与生活的美。在外务工、上学、陪读的村民们都纷纷回村,热情参与了这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盛会。
如果说你驻村帮扶三年,能真正让贫困户得到些什么?如果说你们今天的脱贫成果,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我想必须是把美景做成产业,把乡愁搞出格调,把家园建成生态园。
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在店上至东沟2.5公里山谷流转土地60余亩,打造了一条极具特色的“诗情花谷”。15亩芍药、10亩薰衣草、10亩玫瑰、5亩北美冬青和25亩北京菊种苗,鲜活齐整地种在了傍河而垦的土地上。加上漫山遍野的迎春、槐花和连翘,小小花谷春夏秋冬季季有花,甲乙子丑年年是景。今年,首次收获的北京菊在我们自己的加工坊内烘干后售卖一空,3万元的收入实实在在的到了村集体的账上。土地流转收入、花卉管理收入加上采花务工收入,让群众个人的获得感“饱饱的”,幸福感满满的。
同时,我们积极探索脱贫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径,以“诗情花谷”为主题建设打造了包括花卉种植区、特色山村区、生态养殖区、湖景观赏区、文化引领区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生态观光项目。门楼改造、巷道美化、照壁重建、柏油路铺设、水潭公园打造、沿途景观步道建设、花卉产业加工坊运营让昔日的小山村彻彻底底变了样。目前已经与花海旅游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发合同,开展深度合作,计划投资建成旅游餐厅、观光瀑布、康养基地、风格民宿等项目。
另外,我们还建设了一座130平米的高标准消费扶贫展览馆。共展出4类产品,一是花卉产品。二是手工艺品。三是野生珍品。四是“妈妈味道”食品。销售方式一是游客现购带走,二是电商平台推广,三是网络直播带货。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有看的、有玩的、有能带走的;让每一个曾经住在这里的人,都能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能“记得住乡愁”。
我想中国梦的实现,就在每一个贫困户精心护理的花地里,就在每一个脱贫村欣欣向荣的产业里,就在每一个贫困县脱贫巩固的措施里,就在这一个又一个具体鲜活的发展之路里。“旅游兴村、文化强村、产业富村”就是店上人民的“中国梦”,目标不变、靶心不变、脚步不停,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就是闪耀在无数脱贫人生命中的梦想精神。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还表现为,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与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因地制宜的求实精神与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众志成城的帮扶精神与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攻城拔寨的冲刺精神,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以及同舟共济的互助精神。这些,都是新时代减贫方略蕴含的精神密码,都是新征程上淬炼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千秋伟业,还有更多艰难险阻需要我们去攻克,需要我们用这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一道,夺取新时代更伟大的胜利。(市政协 杨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