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累计党组织34

平台累计党员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干在基层

精准帮扶 产业强基 ——平遥的脱贫故事

来源:《山西日报》2021/02/19 2021-02-19阅读214

      “我们村40个贫困户全部脱贫啦!自从在特色小米上做文章,探索出产业发展之路,村里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2月18日,看着金灿灿的小米在烘干机内翻滚,平遥县东泉镇梅槐头村党支部书记赵承福难掩内心的兴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平遥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来抓,截至去年底,全县40个贫困村全部顺利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5.76%降为0,一个个让人心潮澎湃的脱贫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生。



“农民画家”绘出脱贫图



  岁末年初,空气清冽。一大早,赵金鑫匆匆吃过早饭,就带着绘画工具兴冲冲地出发了。“水磨头村的建军装修家,说好今天去画,有活儿干就不觉得天冷。”赵金鑫边走边说,嘴里呵出一团白雾。


  赵金鑫是一名95后,梅槐头村人,家里生活曾经非常困难,父亲病重,母亲改嫁,弟弟年幼,爷爷奶奶常年吃药,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的生活压力让他变得孤僻、自卑,于是便经常拿起喜欢的画笔,通过画画缓解孤闷。


  转变发生在2016年。平遥县政法委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开始帮扶赵金鑫一家,第一书记雷珍珍细心了解到赵金鑫有绘画天赋后,鼓励他在本村及邻村绘制墙体画,并积极为他联系业务。


  内心的激情被点燃,赵金鑫无比珍惜每一次机会。“当年,23岁的小伙子第一次靠自己的努力赚到了2.5万元。这笔钱不仅让他们全家摘掉了贫困户帽子,更提振了赵金鑫挣钱养家的信心。”回忆起赵金鑫的变化,快人快语的雷珍珍非常开心。


  “今年,我们全家的人均收入提高到了6200多元,要是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也不知道现在该干什么,也许早就撑不住了。”原本不善言辞的赵金鑫,此刻脸上挂满了笑容。


  近两年,驻村工作队按照党的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全方位保障贫困户扎扎实实脱贫,将赵金鑫的爷爷赵承钰列为“双签约”对象,并每年开展体检,避免因病返贫情况发生;为赵金鑫的弟弟赵金川办理每年1250元住宿补贴,并且办理了全额低保,为赵金鑫办理了小额信贷委托养殖,每年可享受4000元分红,这个曾经危机四伏的家庭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2016年以来,平遥县从制度体系上牵头,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统领各方,形成了26个专项行动小组集体发力的责任体系,形成了政银企联动、52户规模以上企业参与的投入体系,形成了“一村一品”、因户施策的帮扶体系,形成了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全社会动员体系,形成了一级督战、二级督办的督导体系和问题整改回头看的整改体系,全县3900多名扶贫干部与乡村干部群众并肩战斗,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不爱出门的老阎成了“大忙人”



  平遥县卜宜乡青龙村的老阎被人称作“大忙人”,年前,他用了一个上午,细心地把村里老年活动中心的玻璃、桌椅擦得干干净净的。


  老阎名叫阎本隆,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2015年前,家中可以说是一贫如洗,3个儿子,虽都已成家,但也是各有各的困难。“孩子们生活不容易,压力大,没有赚钱的门路,我也只能干着急,都不愿意出门,怕和人说话。”艰难的生活让阎本隆的头发白了不少。


  一筹莫展之际,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为阎本隆带来了希望。2015年,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了解到老阎的困难,为他在村里找了份工作,负责村党支部和村委日常保洁、广播、杂工等,每年可增加收入3500余元;2016年和2017年,信心大增的老阎又加入了村里的手工刺绣合作社、签订了扶贫小额信贷养驴,年均增收2700余元。昔日窝在家中不出门的阎本隆成了村民口中的“大忙人”。


  “在小山沟住了大半辈子,本来早认命了。是党和政府给了我好好生活的勇气,现在我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回想起5年来家里的变化,74岁的阎本隆感慨颇多。


  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老阎的生活渐渐有了底气,修院墙、换门窗、刷墙面,家里焕然一新。“去年,我还在邻村租了2.5亩闲置土地搞蔬菜种植,参与了村里组织的旧村农林改造、古砖回收,一年下来,比往年多挣1.5万元。”阎本隆对党的精准帮扶政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阎本隆一家的脱贫故事是平遥县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缩影。在脱贫攻坚战中,平遥县40名第一书记、82支驻村工作队、271名驻村帮扶干部、3907名帮扶责任人奋战扶贫一线,通过举办“夜间会”“脱贫夜校”等方式,从贫困户观念上破除思想禁锢,从“十星级文明户”“孝赡基金”“产业激励”等激励制度上发力,逐步形成了“道德超市”为代表的综合性扶志制度,并健全完善形成了可移植、可借鉴的长效机制,群众内生动力得到了充分激发。



小小羊肚菌 圆了致富梦



  “去年10月份,在大棚放菌种,菌种在地里发酵2个月,接着进入冬眠期,到今年3月份开始生长,5月份就可以进入采摘期!就这个7分地大的棚,产鲜羊肚菌300公斤没问题!一斤按最低价60元计算,收入是非常不错的!”2月18日,平遥县朱坑乡丰盛村山西金昌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羊肚菌种植大棚内,阎小金指着松软肥沃的土块,胸有成竹地向记者介绍。


  阎小金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年轻人,过去在太原卖水果、做小生意,2017年,在县里的号召下,产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平遥县扶贫办主任张二兵介绍,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为号召年轻人回乡创业,驻丰盛村的扶贫工作队在水、电、路、网、房上下足了功夫,累计投资168万元,油化了通村道路、亮化街巷道路,出台了各项制度,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的状况,鼓舞了村民的士气和干劲,同时也为年轻人回乡创业创造了条件。


  丰盛村生态环境好,适合搞种植业。羊肚菌生长周期短,投入少,经济收益高。通过市场调查,参加省农科院羊肚菌种植技术培训,阎小金在丰盛村成立了专门种植羊肚菌的山西金昌盛种植专业合作社。


  创业初始,在村党支部和扶贫工作队支持和帮助下,阎小金走访了四川、河南、河北的羊肚菌主产地,参加了全国羊肚菌研修班,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创造了双膜双喷技术,2018年,金昌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羊肚菌获得丰收,带动50户贫困户脱贫,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能用产业带动乡亲们致富,特别有成就感!只要大家伙好好干,我们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不成问题。”阎小金自信地说。


  脱贫致富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好的政策和带头人。


  近年来,平遥县一直把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稳定脱贫的最重要抓手,出台特色扶持政策,助推了小杂粮、中药材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村级光伏、花椒种植、乡村旅游等新型增长点;为提升产业,还形成了“龙头企业+集体经济+贫困户”的带贫益贫发展机制,形成了“1488”产业发展机制,打造了一批扶贫产品品牌。晋润、龙海、金农庙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仅服务本县更辐射周边,带动作用更是显著增强。(白续宏 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