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李珺的家中摆放着一张特殊的全家福。
照片上共7口人,有6个姓氏,他们曾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除了李珺和丈夫褚海军,其余5个孩子都是李珺“收养”或者救济的贫困儿童。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李珺来说,孩子们是她最牵挂的亲人。
“这是尹蓝月,家里因病致贫,和我们一起生活了近两年,家里脱贫后就回父母身边了。”
“这是党瑞琪和党宇桐,孩子的父母都不在了,在我们家住了一年,对接扶贫政策后,姐妹俩住上了‘扶贫楼’,现在由亲戚照顾着。”
“这是刘婷婷和王辅正,一对同母异父的姐弟,来我们家4年了,以后会一直跟我们一起生活。”
聊起孩子们,李珺总有说不完的话。虽然家里少了一些成员,让李珺心里空落落的,但转念一想,更多的是欣慰。“这些孩子的家庭脱了贫,能回到父母、亲人身边,我真心替他们高兴。”她看向刘婷婷和王辅正,“现在还有两个孩子需要我照顾,我的担子还很重。”
李珺还记得第一次见姐弟俩的情形。2014年,她被选派为内蒙古兴安盟双山村第一书记后,第一次去包联帮扶对象家走访。只见屋里有4个黑黢黢的人影,愁眉苦脸的老汉围着黑亮的破被缩在炕头,神情呆滞的中年妇人顶着麻团似的头发,小女孩手拿缺了一个腿的眼镜框转来转去。屋顶上破了一个大洞,借着射进来的光,她看到了一个男孩惊恐的目光,然后看到那孩子一头扎进了灶炕里。
瘫痪在床的爷爷、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敏感哀戚的姐姐和孤独自闭的弟弟,是李珺对这个家庭的第一个认知。
后来几次入户,李珺的目光一锁定在男孩身上,他就躲进柜子里,或者往凳子底下钻。她尝试从屋门悄悄溜进去,结果男孩如临大敌,猴子般跳窗而出,一转眼就爬到了院子里的大树上。
2017年,李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接管两个孩子的生活,带他们回家。对此,李珺有自己的思考。“我感觉他们家的问题不是靠几袋米、几袋面能救济得了的,他们需要精神的给养,需要时时刻刻用心去暖化。”李珺说。
为了照顾王辅正,身为突泉县重点高中教师的褚海军还主动申请调到王辅正所在的村级小学一年级任教。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轻描淡写地解释:“花朵都摘了,花盆我们得准备好呀!”
其实,他们原本的帮扶关系,早随着2017年李珺的调任结束,但她却选择继续抚养两个孩子。这两年,李珺不再给姐弟俩穿别人捐赠的衣服,也拒绝了一部分捐款和慈善救助。“因为不想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只想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普通,最好普通得跟邻家小孩一样看不出区别。”李珺说。
刘婷婷和王辅正之后,相继又有3名贫困儿童寄住到了李珺家,最多的时候,她家里住了8口人。后来她组建了一个微信群,起名“大家庭”。
除夕这天,北国兴安大地寒风朔朔,李珺的家里却一片暖意盎然,一连串的笑声夹在风中传出好远。不同于家家户户张贴对联,李珺和孩子们在门前张贴的是一幅名为“兴安盟文明家庭”的牌匾。
李珺一把搂住刘婷婷和王辅正,喜气洋洋地说:“看!原来的‘最美家庭’升级成‘兴安盟文明家庭’了!这可是盟级的荣誉,是我们全家的荣幸。”
为了表示庆祝,李珺许诺给每个孩子做3道最想吃的菜,结果王辅正想了半天,只说出一个“红烧排骨”,搞得李珺啼笑皆非:“这可是曾经最馋肉吃的小家伙啊。”王辅正有点不好意思:“平时吃多了,过年倒不知道吃什么了。”
“去年,辅正的个子长高了10厘米,转眼已长成个大男孩。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全班前10名,上学期他还竞选上了班长,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对于王辅正的进步,李珺很是肯定和欣慰。但她依旧严格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他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她督促王辅正每天写日记,并朗读经典文章。
曾经,外界质疑她“帮扶贫困儿童有利可图”的声音让她很是困扰,但现在她有了新的感触:“我们夫妻俩收获的不仅是爱,还有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整体而言,还是喜悦多,我对此很有成就感。”
“新的一年,我希望婷婷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辅正能更加健康、快乐,长成一个阳光、无忧无虑的少年。”她默默许下心愿。李珺心里清楚,这个7口之家的组建,根子上是因为贫穷,如今日子好了,孩子们理应像种子一样随风飞往更大的世界。
李珺说,多年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不仅让她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也让她自己得到了历练和提升,对群众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浓厚的感情。对于未来,她的打算很清晰:“我希望留在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工作,带领乡亲们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
正月初三这天,李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张照片,照片上褚海军和孩子们正仔细地为她画眉毛。她做了一首打油诗:“春节小假期,休闲在家居。同享画眉乐,窃喜不必提。褚李刘王孙,满汉一家亲。虽无血脉连,铸就骨肉亲。”文末,她补充道:“正因祖国的强大,才有小家的幸福。”
窗外,初春的太阳普照大地,带来一丝久违的暖意。即便是李珺家所处的祖国最北部,春天也已经到来了。(梁冰清 王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