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北国林海到横断山脉,从针叶林带到阔叶林带,一个庄严的声音,在这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度回响——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发出的郑重宣告。
一个注定要载入人类发展史册的时刻到来了。
这一刻,中国扛住了全球疫情与自然灾害的双重考验,在逆风逆水中如期取得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全面胜利,为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画上了历史性的句号——
这是人类减贫事业的伟大壮举。短短八年时间,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相当于将一个世界中等规模的国家从贫困泥潭中拉出。这其中,仅易地搬迁的人口就近千万,几乎相当于“搬空”了2个新加坡。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累计近8亿人口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在人类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占全世界1/5的人口提前十年彻底摆脱绝对贫困,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夯筑了最可靠的根基。
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上下求索的夙愿得偿。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历经数千年梦想,上百年变革,七十年奋斗,八年冲刺,“小康之梦”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交汇点得以梦圆。
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初心宗旨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有力诠释。它再一次夯实了中国信心,确认了中国道路,以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伟力,兑现着共产党对人民和历史的庄严承诺。
一诺千金,使命必达。
70多年来,“奇迹”和“震撼”,早已成为世人观察和评价中国的关键词。但这一次的“中国震撼”,却具有难以比拟的深远意义。它不仅引领着中国进入一段新的发展历程,更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史树立起一座震古烁今的丰碑。
(一)
只有把这场史无前例的反贫困之战放在历史时空的坐标系下,才能体会到,新时代的中国人完成了一项怎样伟大的人类事业。
1996年1月18日,联合国总部。
公共大厅内树起了一座监测全球消除贫困进程的“贫困钟”。钟面上显示世界贫困人口的红色数字随秒跳动,昼夜不歇。
这是一座自启动之日就旨在停摆的时钟。
启动仪式上,时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的斯佩思先生向全体成员国发出疾呼:“敲响拯救世界的时钟,不要让贫困钟再滴滴答答走下去。”
天下苦贫久矣!
人类从进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起,便为摆脱贫困苦苦追寻。这其中,或许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对这个目标的追求更为急迫和痴情。
翻开厚重的历史巨册,春秋孔子有大同小康之梦,唐朝杜甫有庇天下寒士之呼。明末之际,“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呼声,道尽了劳苦大众揭竿而起只为求一顿饱饭的辛酸。
行至近代,林则徐虎门销烟,康有为戊戌变法,孙中山推翻帝制,四万万同胞奋起抗日……每一次变革,每一次抗争,抛洒热血,奉献生命,无不是为了摆脱压迫,唤醒尊严。
新的时间,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
这是中国的新生,更是中国人的新命。
“誓把山河重安排”,将双脚踏在自己土地上的中国人,终于向千百年来盘旋在自己头顶上,压得他们抬不起头、喘不过气的贫魔开战了。
“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这个反复在饥荒灾害中挣扎的大国,吃饱三餐饭、穿暖一身衣的起点,是从一只铁锨、一把锄头、一辆手推架子车开始的。
“三西扶贫”首开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之先河;“八七扶贫攻坚”根本性地解决八千万农民兄弟的温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超凡的政治视野和勇毅的使命担当,开启了绝对贫困歼灭战,以平均每年超过1200万的速度实现贫困人口的逐年递减。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经济较快增长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综合国力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破解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公平与效率兼顾的难题。
煌煌伟业,速度无与伦比、规模无与伦比、成就无与伦比,最重要的是,决心无与伦比。
“如果不把中国计算在内,全球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9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这样指出。
“毫无疑问,这是消除贫困历史上最大的飞跃。”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这样惊叹。
也许,赞叹背后,更多的是疑惑与探求。为什么偏偏是中国,这个贫困包袱最重的国家,率先完成了不可思议之伟业?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这个曾经被西方国家认为“填不饱人民肚子”的政党,为世界的贫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唯有走进中国,走进那些曾经春风不度、面目狰狞的贫困,才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揭示中国减贫丰碑下隐藏的“奇迹密码”。
(二)
伟大的事业,必要有坚定的信念作为灯塔,方能领航漫漫征程。
伟大的政党,必然有坚定的初心,方能带领一个国家穿透历史的迷雾,跨越必经的陷阱,在云谲波诡的复杂国际局势中始终坚定前行。
在这场与贫困的历史性大决战中,也曾有这样的“疑问”:
人均GDP过万美元,从积贫积弱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切与“财富”和“实力”有关的成就,难道不足以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背书?
大量人力、物力集中投向贫困地区,这样的不计成本是否违背经济规律、扯了现代化战略“第三步走”的后腿?
连最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尚未彻底消除“贫困的毒瘤”。一个有沉重历史包袱的发展中国家,在“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主动去啃历史留下的“硬骨头”,如此“雄心勃勃”,是否超出实际能力?
答案很复杂,可以从经济发展规律、社会治理效能等角度构建一系列模型,演算无数个公式。答案也很简单,一言以蔽之,“不忘初心”。
这初心,不汲汲于方寸,远超越于得失,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其体之所以存、事之所以兴的根本缘由。
“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1922年6月,海外求学的聂荣臻隔着半个星球给父母写下家书。两个月后,他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誓将一生奉献给“四万万同胞之安乐”。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卓绝的战“贫”路上,重申着共产党人不变的抉择。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史、奋斗史、执政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亿万人民摆脱贫困的斗争史。任凭历史风云变幻,中华民族的战略走向,在中国共产党出现之后,就牢牢地和人民群众的命运休戚相连。
当民族复兴的航船行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要以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这样关乎亿万贫困群众根本利益的战略决断,无须犹豫,更不容“盘算”,它自然而然地凝聚起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推动着久久为功的反贫困实践走向历史性大决战。
(三)
伟大的事业,需要一诺千金的政治担当,更需背水一战的战略定力。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唐荣斌老人记得清楚,那年的雪来得早且大,大雪没到脚脖子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盘腿上炕,就着炭火盆上的几块烤土豆,客人的问题件件细微:种了几亩地、养了几头猪、电视能收几个台、电话能不能打长途?
当时的唐荣斌老人一定不会明了,就在那个大雪天,就在这座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就在自家的炕头上,民生关切的一问一答之间,一盘涉及亿万农村贫困人口福祉的攻坚棋局,正在缓缓铺开。
这位特殊的客人,就是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时间,2012年12月29日。
2012年时候的中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正“路过”现代化发展中的“中等收入陷阱”。二战以来的全球发展史屡屡警示着我们,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贫困就会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巨大障碍,无法得到足够滋养的贫困群体将会限制国内消费市场换挡和人力资源更新,决策稍有失当,一个即将飞跃而起的国家就会被紧紧卡在发展瓶颈处。
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国内贫困标准接轨,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在统计学意义上大幅度上调。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左右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而中国的贫困发生率恰恰就处在这个节骨眼上。
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恰逢其时,也刻不容缓,这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要经历的一次必然飞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十三五”规划第一次将沿用多年的“扶贫攻坚战”改为“脱贫攻坚战”。从“扶着走就好”到“只能脱才休”,一字之差,体现着中国政府不留退路、背水一战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他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先后召开7个专题座谈会,涉及革命老区、深度贫困、“精准扶贫”“东西部协作”“两不愁三保障”方方面面;他每年临近春节看真贫,新年贺词讲扶贫,全国两会同代表委员商脱贫。进谷仓、摸床铺、入灶房,一位大国领袖,把最弱势群体的民生事“以钉钉子的精神”誓抓到底。
就是要凝心聚力地干。22个省区市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省、市、县、乡镇层层立下“军令状”;“五级书记抓扶贫”,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党的执政体系上的各层“链条”全马力转动,拉满月之弓,发弦上之箭。
就是要真金白银地投。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GDP增速逐渐趋缓的新常态,八年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年均超过20%的势头只增不减。与此同时,党政机关经费连年压缩,各级党委、政府刀刃向内,让利于民,带头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就是要举全国之力。30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离家离岗驻村帮扶,25.5万个驻村工作队冲在一线,很多地市“机关食堂空了大半”。东部9省市14个城市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307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贫困县;全军部队就近就地帮扶4100个贫困村。守望相助的中华美德凝聚为坚不可摧的国家意志,诠释着“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如此宏大的战略部署,落地生根殊为不易。
即便是国力最为强盛的美国,今天尚存在相当规模的贫困人口。“救济贫穷会增加政府对经济社会不必要的干涉”“扶助贫困会助长懒惰”“贫困是可耻的”等观点,使得“消除贫困”这件我们看来不可推卸的国家责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西方发达国家却成为一个纠缠不清的议题。
人类与贫困长期斗争的经验证明,消除贫困绝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经济发展过程,它需要整个社会和国家做出最坚定的取舍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做到了这一点。
长期驻法国的《文汇报》记者郑永麟老先生历经三十多年的对比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遍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消除贫困的意愿是如此强烈。”
(四)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方略作支撑。它来自持续改革的探索,也必然激发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
2020年,收官之年。元旦刚过,江苏省发布的一则消息点击量迅速成为“10万+”——江苏省脱贫率超99.99%,还剩6户、17人未脱贫。
敏锐的媒体“质疑”:6户、17人未脱贫的数据是如何确定的,为何如此精确?
江苏省扶贫办迅速作出回应——数据每天都在变化,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通过国家和省级数据库对比,得出还剩6户、17人未脱贫,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动态的数字,还将在精准的监测下实时调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底气,来源于精准方略的实施。
打开厚厚的中国扶贫年鉴,2010年至2014年间,可以看到两条走势相反的曲线——一条,每年扶贫资金越来越多;一条,减贫速度逐渐降低。
这两条曲线,体现了新时代扶贫工作的艰巨复杂。
一些老乡有这样的抱怨:扶贫工作年年搞,可不少老百姓还是年年穷,钱都到哪里去了?问题反映到决策层,“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屡禁不绝的根源又来自何处?
就问题找原因,贫困人口是根据统计部门的抽样调查基础推算出来的,没有落到具体人头上,就有了“指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扶贫过程中不患寡而患不均,扶贫资金“撒芝麻盐”,就像烧水只烧到五六十摄氏度,今年还没烧开,明年又放凉了;贫困县的帽子不好看,但很多地方舍不得摘,担心摘帽后真金白银就没了。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的问题,究其根本,是扶贫制度设计跟不上现实工作需要,区域开发的扶贫方式边际效应开始递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就打了折扣。
再把问题放在更大的历史时空下看,这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度,先民们胼手胝足地充分开发了每一寸国土。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一样,在条件极其严酷的大石山区、荒漠地区、高寒地区,在每一个看似“生命禁区”的边边角角繁衍生息着那么多人口。历史和地理两个维度上形成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像一个个堤坝里的坑洼,莫说依靠经济总体发展的“涓滴效应”,即便是大水漫灌,水也会绕道而走。
新情况呼唤高瞻远瞩的新判断,新矛盾需要审时度势的新决策。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过程中首提“精准扶贫”方略,真正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一系列问题,一把破解新时期贫困难题的“钥匙”出现了。
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论述新理念接连提出,一连串具有里程碑、转折点意义的新政策新举措顺势出台。八年间,中办国办出台十多个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连续出台近300个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从如何把握精准要义到聚焦深度贫困,从建立健全贫困退出机制到抓好“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从针对有劳动力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到针对无劳动力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这项体量宏大的战略工程,以绣花般的针脚,在高山河谷之间细密铺展。
“扶持谁”,不再是收入统计后一刀切出来的“数字群体”。他们有了一张张清晰的面孔。12万个工作队、40多万名驻村干部,用近一年时间进行全国调查摸底,12.8万个贫困村3000万个贫困家庭的近9000万贫困人口,逐一建档立卡、录入信息,共和国的扶贫档案第一次将“贫困家底”摸清至一村一户一人。
“谁来扶”,不再是逢年过节下乡干部与老乡的握手寒暄。他们是住在村里的“主心骨”,是和贫困群众在一个灶台上吃饭的“自家人”。习近平总书记踏雪原、进林海,贫困群众是他万千工作中“最牵挂的人”;各省市委书记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832个贫困县党政正职是前线指挥,“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19.5万名“第一书记”驻守一线,打通了反贫困战场上的“最后一公里”。
“怎么扶”,不再是简单地把钞票、大米和“扶贫羊”送到群众手里。种什么、养什么、农产品怎么卖、钱从哪里来,“五个一批”的扶贫路径在千家万户落实成千百种不同的方案。致贫原因有多复杂,帮扶方式就有多精准,来自国家、省、市、县的扶贫资金以最高效的方式注入一个个贫困的村庄和家庭,针对“穷根”开药方,有限的扶贫资金激发出无限的内生动力。
“如何退”,脱贫的标准不再是单纯的收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第三方评估制度严卡“两不愁三保障”多维脱贫标准,不仅关心老乡的收入是否跨过了贫困线,更关心他们是否吃饱穿暖、喝上安全的水,有没有安全的住房,能否享受到公平的医疗和教育。我们越来越掌握“摆脱贫困”的真实目的——收入只是实现生活的手段,而改善了的生活状态才是人类发展真正的目的。
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亚兹妮·艾波尔感慨:“精准扶贫是一门‘艺术’,中国精通这门‘艺术’。”
7017万、5575万、4335万、3046万、1660万、551万,从2015年开始,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扶贫办都要报出截至上年年底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
与以往不同,这是一条斜率持续向下的曲线。
中国,终于找到了有效消除贫困的“方法论”。这种以“精准”为要义的“方法论”,下足了“笨功夫”,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这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苦战役里,中国扶贫探索打开了社会主义治理贫困制度创新的阀门,制度创新撬动了精准脱贫实践创新的杠杆,最终,是艰苦卓绝的实践创新,浇灌出一张张彻底摆脱贫困的笑脸、一个与贫困苦厄作别的崭新中国。
(五)
伟大的事业,必然有强大的力量作为根本保障,它来源于我们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积累起的物质基础,更来源于我们握指成拳、聚沙成塔、协同整合的制度优势。
ListofHighestInternationalBridges(世界桥梁百科),一个桥梁建筑的专业网站。浏览网页,细心的读者会发出惊叹:明明是展示具有标志性的世界桥梁,为什么活脱脱成了中国桥梁大汇总?世界最高的10座桥梁,有8座在中国,大多分布于山大沟深的中西部地区;世界最高的100座桥梁,有45座分布在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省,还有几十座,分布于另一个西部贫困省份,云南。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遍布着这样“不合常理”的“奇观”,越是最贫穷的地方,越是建设着难度最大、造价最昂贵的“超级工程”。这些“超级工程”,绝不是某个机关机构,更不是什么形象景观,而是与民生紧密相连的隧洞、桥梁和道路。
“奇观”背后,是社会主义中国构筑的“大扶贫格局”。集中力量办大事,长期集中力量矢志不渝办大事,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释放出强大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给这一场“力拔穷根”的反贫困斗争以坚不可摧的力量保障。
它在“贫困洼地”实现了这样的资源和要素聚集——
闻名世界的中国高铁在高山峡谷间“遁地”“飞天”,穿过无数条像秦岭深处胡麻岭那样让德国专家认定“不可打通”的隧道,越过无数座可以作为世界桥梁教科书的高空索桥,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一个个落后地区被包裹进世界最顶端的铁路交通网。
南北纵横的京九高铁甚至特意“绕了个弯”,贯穿施工难度大、地形地貌复杂的贫困小县——江西兴国县。历史不会忘记,革命岁月里,只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超过5.6万人参加红军,“万里长征路,里里兴国魂”。
农村公路超过了400万公里,足以绕地球赤道100多圈。每一个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上了硬化路,“抬猪出山”成为历史。
全球600多万座4G基站,中国占了400多万座。“村村通”工程实现了95%以上的偏远山区必须有电信信号,且资费不得高于城镇地区。
山间、地上、空中,曾经的“车马慢”变身今日的“路网通”,信息、物资、人才、科技各类要素奔涌而入。曾经,甘肃宕昌县的农民把对火车的憧憬画在窑洞的土壁上,如今,无论你身处多么偏远的农村,只要懂需求、会表达、能沟通,就可以利用国家为你建设的基础设施,把茄子辣椒西红柿、好风景好心情好手艺卖出“花儿”来,实现就地崛起。
它在任务最艰巨的地方,实现了这样的排兵布阵——
政府和国有企业冲在前面,率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要素通道后,“万企帮万村”的民营企业迅速跟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项目、建设仓储物流、构建产销对接、激发乡村潜能。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紧抓机遇,将沉睡多年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特色自然禀赋迅速盘活,实现持续增收。
在80%以上区域位于青藏高原的“三区三州”,仅仅为了实现消灭“无电村”的通电目标,电力铁塔从山脚到山顶,以60度的锐角暴力上拉。其中,甘孜州的电力建设投入如果算经济账,100年也收不回成本来。“但甘孜要发展,老百姓要过上好日子,交通基础设施和重组电力必不可少,我们不能只算局部账、经济账。”这样的观点,国家电网甘孜州电力公司从领导到职工,高度共识,上下同心。
它在长期的反贫困斗争中持续释放着制度沉潜的力量——
1996年,按照邓小平同志“先富带动后富”的战略构想,东西对口帮扶战略开启。
彼时,确立东西部对口帮扶原则时,国务院的文件里是12个字——“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小组组长,主动在对口帮扶协议书上增加了4个字“长期协作”——这远见卓识的4个字成为未来24年里东西部协作的真实写照。闽南的暖风吹绿了西海固的戈壁滩,浙江安吉的白茶苗在四川青川县绽开新叶,贵州黔南的蔬菜纳入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基地。中国的贫困版图,在东西部交融互动中打破了千百年来的“胡焕庸线”,书写出一部新时代的《山海经》传奇。
定点扶贫的举措历时更为长久,从1986年的春天开始,一批批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干部职工就背起行囊,奔赴大别山、井冈山、乌蒙山等贫困地区。农业部帮扶武陵山区、外交部支援云南金平、文化部牵手山西静乐……岁月荏苒,历经数轮机构改革的国家部委很多已经更换了名称,调整了职能,可倾情帮扶贫困地区的责任从未有一日中断。34年的岁月,无数“处庙堂之高”的机关干部“入江湖之远”,贫困地区不仅仅是各中央机关、国家部委牵挂的远方家乡,更成了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熔炉战场。
是怎样牢固的共同体,才能形成这样靶心不散又静水深流的绵长合力?
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五湖四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智力资源交汇于此;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观念创新的激流碰撞于此。巨大的制度力量,强烈的民族情感汇聚成一条奔放的河流,却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精准灌溉。这场战役已经成为“中国力量”的一种象征,无坚不摧,又井然有序。
(六)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支撑;一项伟大的事业,也必然会催生和激发与之相应的伟大精神。
梁启超言:国有与立,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已,自有其壮阔善美的国魂即民族精神在。
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种精神让地底的石油喷薄而出、让东方红的音乐响彻太空,它护佑共和国走过艰难险阻,渡过道道难关,让一个新的汶川在山河破碎中再度崛起,让今天的中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如今,这种精神落脚于不屈于命运、不甘于贫困的脱贫攻坚之战,它不仅建设了一个更加物阜民丰的物质家园,更拓展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故乡,标注着民族精神的新高度。
这里,有“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奋斗精神。
每一个贫困群众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战场。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爬下千米上下垂直的藤梯,学校里的读书声从未中断;贵州黔东南阿妈剁辣椒的手刺得通红,村里开设的网店平台上架的“阿妈辣酱”好评连连;云南勐腊县河边村里,生活于热带雨林的村民用背篓一筐筐背进建材,将人畜混住的木栏房改成风情古朴设施现代的“瑶家妈妈客房”,又在每一栋新房前竖起一杆国旗;人均降水量不到全国1/3的定西,老乡们一锄一锨挖出30万口水窖。每逢大雪,村民要用脸盆、水缸、罐子,在屋旁的山坡和自家的院子里,收集积雪倒进水窖。靠着这水窖,定西人种不成小麦种土豆,种成了全国土豆三大主产区之一;种不了庄稼种药材,成就了全国中药材种植、加工和交易的重要基地。
这里,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责任担当。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在对抗贫困的最前沿,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阵地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奉献。
他们中,有一生任一职,把所有的青春和最后的生命都献给扶贫事业的四川省广安市马家村党支部书记张秀代;有从北京知名高校学成,放弃出国留学机会,最终在广西百色的山洪中定格自己永久青春的“第一书记”黄文秀;有在“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战中连轴转,不得不把女儿送到千里之外山东老家的北川干部黄亚龙,“人不能只想着自己,总得追求点什么,我们都是为了脱贫奔小康这个中华儿女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也是为了你以后能生活在一个更加繁荣、和谐、幸福的社会。”黄亚龙写下《给女儿一封致歉信》,道尽了扶贫干部的心声。
这里,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守望相助。
每一颗为脱贫攻坚助力的心,都是一簇带来希望的星星之火。他们中,有把湖羊引进南疆,把骨灰永远留在南疆大地的黄超群;有在中缅边境的小村庄和“直过民族”群众一起生活了整整四年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有带着毕生积蓄,从河北省会石家庄跑到武陵山区的湖南常德薛家村、两代人接力扶贫的父亲王新法和女儿王婷……
从五千年王朝之“天下”,到亿万人民之“国家”,延续千年的“守望相助”,有了更加深刻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切美好与高尚从来不会只是单向流动。
“长乐无所有,聊赠一枝春。”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85吨腊肉、菜油、萝卜、土豆打包成的物资,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长乐坪镇送达当时正处于风暴中心的武汉。
地里的青菜、萝卜拔光了,就把家里存的腊肉、猪腿和麻糖打包。住在山上的张老汉从家里到村委会,单程4公里,他前后三趟用背架把自家吃的土豆扛下山:“武昌从2012年就开始帮扶我们长乐了,建医院、建学校,我们这点儿又算啥。”
更遥远的地方,云贵边陲的93户农户骑着摩托车,带着自家种的香蕉从云贵高原上盘旋而下支援武汉,这其中,有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香蕉,几乎是他们收入来源的全部。
定西的马铃薯、南疆的皮牙子、贵州的叶菜、海南的豇豆……在那场来势凶猛的疫情里,有上亿吨物资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奔向湖北、涌向武汉。
英国《经济学人》赞叹:“中国是世界减贫事业的英雄。”我们说,每一个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人,都是我们的英雄。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怕牺牲,敢于胜利;举国携手,风雨同舟。无数次经历历史考验的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能打赢也必将打赢的,又何止是脱贫攻坚一场硬仗。
(七)
这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减贫事业,不仅激励着中国人民在一场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持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更激励着世界上每一处为消除贫困而上下求索的人们,去寻找属于自己民族、国家的减贫之路。
蓝色星球上空,贫困钟的滴答声依旧作响,不曾停歇。
钟面上的数据显示,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天,有9万多人摆脱了贫困的泥沼,几乎与此同时,又有超过两万人重新陷入其中——即便是在人类空前强大的今天,贫困还是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与文明繁荣分秒必争地抢夺着这个星球的每一寸领土。
镌刻着人类反贫困密码的丰碑傲然矗立,世界的目光投向古老而崭新的东方。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学者、官员、媒体走进中国,走进西海固的黄土戈壁,走进湘西的大山连绵,走进怒江的峡谷深幽……这些曾经被他们定义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如今换了天地,生机盎然。
一路以“世界级”的体量,攻克着“世界级”难题的中国,在新的胜利面前,再一次坚定了走“中国道路”的信心。
这信心,源于我们拥有一个“绝无私利可图”的党的坚强领导。“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山河作证,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确保了中国的反贫困之路一直具有稳定的框架;因为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得以在平衡公平与效率、在“不忘初心”和“实事求是”两条坐标轴之间,寻找着每一个当下最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路径。每一个参与这场大决战的战士,每一位受惠于这场大决战的群众,都会同意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最终摆脱绝对贫困的根本原因。”
这信心,源于我们持续不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最早从制度层面抽丝剥茧出贫困久治不愈的“秘密”——当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分离,我们将看到,“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共产党用一个百年的奋斗所推进的,其本质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无限相统一的过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贫困地区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让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成为一场科学之战、智慧之战、必胜之战,回答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命题。
这信心,源于我们凝聚力、战斗力无出其右的制度优势。《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有个“愿望”:“要是美国能做一天中国有多好!”“做一天中国”,是希望“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制定所有正确的法律规章”,克服难以迅速作出重大决策的制度弱点。无论是推进改革、还是消除贫困,无论是制度调整、还是利益重组,中国政府体现出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高超驾驭全局能力,卓越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能力,使得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万尺浪头稳舵,于龙门高处一跃。
独特的理论、道路、制度、探索共同构筑成中国“脱贫奇迹”乃至“中国故事”的历史逻辑与现实答案,不仅让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为之一振,更为世界上依旧在抗击贫困中鏖战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应当有“走属于自己的道路”的权利。倾听自己人民的心声、尊重自己人民的意愿、维护自己人民的权利,将是一切改革发展和反贫困路径选择的根本准则。
在这条充满信心“走自己的路”的征程上,56个民族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于此,一个国家举国携手、风雨同舟的力量倾注于此,一个政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展示于此,一种制度协同整合、握指成拳的优势印证于此。
从深重的苦难与磨砺来,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处去。
(八)
百年目标,已成为奋斗的节点,牢牢地书写进共和国的历史。那些在荒芜的雪原、高深的峡谷、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繁荣幸福,终将成为中华民族下一段漫漫征程的滋养,成为支持整个人类共同发展的财富。
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经历了“普遍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个别性贫困”,正在走向“乡村振兴时代”的中国,必然面临更高层次的矛盾和挑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历史性转移的重心,农村贫困群众从摆脱贫困到实现高质量发展,其要义在于做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绝对贫困”已经走入历史,解决“相对贫困”将永远在路上。
于农村而言,跨过贫困线的父老乡亲对发展空间、公共服务、精神生活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擘画“振兴中的乡村”,将是一幅浓墨重彩的丰收图,更是一幅风轻云淡的水墨画;于城市而言,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逐步迁移,相对贫困的空间性也将发生转移。持续深化和推进改革,将低收入人口纳入相对贫困治理的视野,将是下一步社会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进一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切入口。
一言以蔽之,我们将依靠不断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依靠深化改革来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十四五规划中,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强调道出了亿万群众的心声,社会主义的中国,即将翻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崭新一页。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再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
更扬风帆立潮头,再踏层峰辟新天。驶过了历史关隘的中华民族,14亿儿女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过去,也必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未来。
巨轮已出港,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向,进发!(仲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