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累计党组织34

平台累计党员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干在基层

席娟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2021-11-10阅读241

      “我们这个不是扶贫剧《山海情》里种的双孢菇,但也是老百姓的致富菇。”席娟娟满脸幸福地说道。


  日前,在“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运城采访期间,省人大代表席娟娟讲述了她如何通过示范引领、建言献策,把舜乡(垣曲)大地的小香菇做成大产业,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带动当地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偶遇”香菇,燃起种菇创业激情



  席娟娟与香菇结缘,是在7年前。


  “种香菇之前,我是一名幼儿园园长,从一位学生家长口中得知大棚里种香菇,一年轻松挣五六万元,我动心了。”之后,席娟娟专程到这名学生家里考察了种植过程,离开时还拿了一包种植香菇的原材料——木渣。


  “原来市场上好几块钱一斤的香菇是用木渣种出来的,我感到不可思议。”席娟娟当天晚上失眠了,天一亮,她萌生了种香菇的想法。


  随后,她了解到,垣曲县地处中条山腹地,山林面积广阔,林业资源丰富,各种果木废枝可以用,山上的榛子树更是种植香菇的好原料,加上垣曲气候温和,这都为发展香菇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香菇属短期性菌类,一年可以种三四茬,一个棚可以用多年,种植投入少、周期短、市场好、见效快,是一个绿色环保的朝阳产业。”席娟娟在经过充分调研了解后决定种植香菇。



贫困村里建基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2014年,我投资300余万元在清源村建起了香菇种植基地,基地面积达到38亩,共建大棚120个,并成立了垣曲县娟娟种植专业合作社。”席娟娟告诉记者,同时她还带动贫困劳动力80余人在香菇种植基地打工创收,2015年便获利百万元。


  2017年,席娟娟又投资300余万元,在垣曲县新城镇左家湾和瓦舍两个贫困山村建起了香菇种植基地,使基地由原来1个扩大到3个,带动贫困群众百余户、300余人种菇,多个贫困户纷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过上了幸福生活。


  “合作社的一期扶贫项目,帮助200多个贫困劳力务工创收;二期、三期扶贫项目安置左家湾、瓦舍贫困群众130多人就近务工,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席娟娟说。

  作为省人大代表和合作社理事长,席娟娟不断强化“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帮扶意识,进一步健全合作社传帮带机制,拓宽帮扶思路,全力以赴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六统一”管理到位,香菇产业大发展



  2019年年初,席娟娟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巩固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垣曲的区位、资源、气候、技术等优势,把舜乡大地的小香菇做成大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目标,投资2000余万元,在皋落乡皋落村新建了集产、种、销为一体的标准化香菇产业园。


  走进席娟娟的标准化香菇产业园,只见大棚内,一根根菌棒上长满菇朵,“打着伞”的香菇个个“憨态可掬”;大棚外的空地上,工人们在忙碌着分拣香菇,园内处处弥漫着菇香。


  “我们几个都70多岁了,干不了重活,但还想干点啥挣点钱,正好娟娟这里有我们能干的活儿,就挺高兴的。”结束了一天的分拣工作后,高梅英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和老伴儿今天挣了51元钱。


  “我在香菇种植中采取了托管、经营、务工、发放菌棒四种‘帮扶方式’,并且做到了统一设施、统一采购、统一制棒、统一菌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六统一’管理方法,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协议,实行保护价回收。”席娟娟说,通过该发展模式,不仅增强了市场供应力,还带动全县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