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累计党组织34

平台累计党员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干在基层

诗书城下看小康 ——四川省眉山市推动产业兴旺走笔

来源:《农民日报》2020/10/30 2020-10-30阅读161

        在峨眉山阴,岷江河畔,坐落着一座2300年建制史的“诗书城”,这里不仅是“三苏”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绿色生态示范城,更是气候适宜、物产丰饶的宜居地,这就是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地处北纬30度,气候适宜、物产丰饶,孕育出了“中国泡菜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中国柑橘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等在全国都有名气的农业产业。


  近年来,眉山积极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圈,33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入眉,中国首家乐高乐园也在眉落户,在奔赴全面小康的收官之际,眉山向世人展示着其奋进的硕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在农村。近年来,眉山农业农村面貌发生怎样的变化?记者进行了走访。  


  “583”产业撑起一片天


  在眉山市青神县百家池村,椪柑贴上“橘香百家”标识,销往全国各地。依托于柑橘的高标准规模种植,百家池村人均纯收入比5年前翻了两番,成功当选全国“一村一品”柑橘示范村和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柑橘是川果的一张名片,眉山市更是拔得头筹。2019年,“眉山春橘”成功登上“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榜”榜首,全市种植面积超百万亩,占四川柑橘总面积的1/4。


  春橘酸甜,泡菜咸香。凭着一个泡菜坛,眉山泡菜出了百亿产值的“东坡泡菜”产业。自2009年以来,眉山连续11年举办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目前,东坡泡菜已跃身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眉山“583”农业产业体系日趋成型。东坡泡菜、眉山春橘、竹、生猪、粮油5大主导产业;奶业、禽蛋、水产种苗、东坡蜂蜜、彭山设施葡萄、仁寿枇杷、洪雅茶叶、洪雅藤椒8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产业,按照“主导产业市上统抓、特色产业县区主抓、先导产业融入全链、主管部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全面推动,齐头并进。


  与主导产业相比,县区主抓的特色产业个头虽然不大,但却各具特色,经过长期的市场检验,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鼎鼎大名的“彭山葡萄”先后在全国葡萄评比中斩获11座金奖;洪雅茶产业年综合产值约30亿元;仁寿枇杷为当地农民增收近7亿元。  


  新业态层出不穷


  3年前,原本在大学做老师的向珊辞掉工作,回到老家悦园村种起了红心猕猴桃。跨行创业,从零开始。因初涉农业种植,她反复查阅资料、咨询果农、起早贪黑。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100多亩红心猕猴桃大丰收,产量达60余万斤。为解决销售问题,她报名参加各类农民创业培训,并建立起自己的电商平台。


  不久前,向珊效仿彭山葡萄节、贵平采桃文化节办起了猕猴桃采摘节,活动当天吸引游客500余人,共销售近万斤猕猴桃。在悦园村,像向珊一样的家庭农场有50余户,靠种猕猴桃,村子全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200余人。


  无独有偶。在公义镇新桥村,“稻香民宿”成为彭山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名片。早些年,民宿所在地杂草丛生,房屋破损。2017年,新桥村经济合作社成立,全村闲置的农房、废弃的砖窑厂等资源被盘活。


  两年后,眉山古堰芯桥农业发展公司成立,新桥村以“公司+合作社”模式,再将20余亩荒地打造成特色民宿、荷塘月色、稻香餐厅、亲子乐园4大板块,吸引周边游客驻足,也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传统乡村变成了市民休闲后花园,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度融合、多元发展。据了解,2018年眉山市接待乡村游客1080万人次,实现综合经营收入66亿元。 


  精准帮扶促脱贫


  “住在山旮旮里头,路非常不好,种点粮食都是靠人背进去,娃儿读书也很不方便。”四川仁寿县怀仁街道黑虎社区贫困户王金芳回忆起两年前的大山生活仍记忆犹新。


  2018年以前,王金芳一家住在偏远的山里,出行很不便。受益于国家扶贫搬迁政策,一家五口搬进紧邻珠嘉场镇的小楼房,3个孩子都去了镇上读初中。经社区帮助,夫妇俩就近找了工作,并种植3亩多藤椒,家庭年收入从搬迁前的八九千元增长到如今的5万多元,彻底告别了大山里贫苦的生活。


  王金芳家的脱贫故事只是眉山市践行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一个缩影。自“十三五”以来,眉山市成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2902人,涉及6区县120个乡镇996个村。2018年底,11968户贫困家庭搬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小山村,开始拥抱新时代美好生活。


  为做好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近年来,眉山市组织市、县、镇、村(社区)各级为搬迁贫困户出谋划策,引导发展特色产业12366人、现代服务业2086人、自主创业、安排公益性岗位、就近就业安置6078人等。(张艳玲 杨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