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您家几口人,平常靠什么维持生活,现在还有啥困难……”
“家里3口人,除了我和老伴,还有儿子在宝鸡打零工,平常就种点小麦,儿子每个月会给些零用钱,日子能过得去……”
这是去年4月份我刚到区纪委监委任职不久,第一次到单位帮扶的脱贫攻坚村——索家村入户走访时的场景,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半,但在我脑海里仍历历在目。
索家村虽说毗邻市区、土质肥沃,但工业基础薄弱,劳务输出是村内普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可我包抓的村仍然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更别谈如期脱贫了。我越想越不是滋味。
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帮扶工作队员一起,逐一入户,了解所有贫困户关于产业发展的真实想法、发展意愿以及参与热情,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大部分贫困户都希望产业投入少、产出快、门槛低。
“这哪是什么实质性的建议?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我犯了难。
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中午吃饭的场景启发了我。由于村上没有餐馆,我就在附近卖麻花的家庭作坊随便吃点。“你这麻花挺好吃,不像市场上卖的那么硬,估计效益还不错吧?”我随口和麻花手艺人攀谈起来。“看来你是个行家,我这已经是祖传第三代,都是纯手工做的,只可惜儿女都看不上这活,只能干一天算一天,刚够贴补家用。”他说。
麻花能不能做成产业?产业能不能在村上发展?我心里暗想,让麻花手艺人带着大伙儿干,把手艺传给贫困户,既发展了产业,也实现了传承,又能带动贫困户就业,岂不一举多得!
说干就干。我征求镇村班子成员以及贫困户代表意见,大家一致认可。接着,我马不停蹄地去和麻花手艺人沟通合作事宜。
经过商谈,从手艺传承、收入对比、扶贫惠民等方面帮他“算大账”,我们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村上成立经济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传承人+贫困户”的模式,将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传承人的技艺优势紧密结合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和同事们的齐心协力,今年4月24日“索家村人民麻花合作社”挂牌成立,25户贫困家庭签订产业发展“户社村”三方协议。同时,我们主动对接餐饮企业、利用自身亲友资源拓展销路,麻花的销量稳步提升,月销售额突破3万元。截至目前,合作社已为全村25户贫困户发放分红17500余元,参与务工的贫困户每户发放1000至3000元。
一根麻花,能将乡亲们紧紧拧在一起,还能拧出收入、拧出笑脸、拧出幸福。望着他们手里拿到的分红,我的内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胡东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