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喻户晓的《沂蒙山小调》,是一首经典的山东民歌,诞生于山东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朱瑞时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那年6月上旬,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山区参加反顽战役。文工团成员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
此歌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山东根据地在日军频繁“扫荡”的形势下,面临着环境动荡、物资紧缺、人员缺乏等种种困难。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新的政治任务的特点,朱瑞号召山东根据地党领导下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群众宣传抗日、宣传革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