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累计党组织34

平台累计党员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研讨

学习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来源:运办党建云 2020-08-04阅读200

牢记书记嘱托   贯彻全会精神

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服务“六新”转型发展


——学习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市委办公室    王钰斌


        6月28日至6月29日,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胜利召开,楼书记作了题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奋勇前进》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楼书记从什么是“六新”“当前的前沿形势”“怎样结合山西实际抓六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经过认真的学习体悟和反复的思考,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省委全会精神,主要体会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心怀“两个大局”,深刻领会“六新”的时代内涵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取得突破,提出了“六新”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六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和最新发展。“六新”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到“六新”是当前环境下化“危”为“机”的关键举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六新”是我们点亮经济发展的“明灯”,短期内看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定增长、稳定就业,长期看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福利。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六新”是在特殊时间节点明基定调的战略部署。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六新”要求,是我省发展进行战略性、全局性谋划的奠基之举。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六新”的本质内涵是改革创新、高质量转型发展。“六新”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变革趋势,代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综合实力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自觉聚焦“六新”,以抢占先机的精气神,改革创新、主动作为,赢得发展先机,推动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实现“弯道超车”。


        二、提升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六新”对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


        当前,山西经济正处于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发展的紧要关头,观大势、察实情、出实招,提出“六新”要求,为山西深化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路径、开出了药方。我们要聚焦“六新”突破,在未来产业、新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要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六新”发展,首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从思想深处坚决摒弃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陈旧观念、错误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六新”的大发展。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六新”发展需要人才资源做支撑。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树立符合运城发展的人才观,以不破不立的鲜明态度深化人才制度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机制障碍,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优化人才服务质量,构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为“六新”发展提供质量人才支撑。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运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综合实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围绕“六新”招商引资,用好“四库”模式推动项目建设,咬定目标、持之以恒,持续向前、滚动推进,用项目支撑“六新”发展,引领运城产业结构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在产业链、价值链的阶梯上持续向中高端攀升,全面提升运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综合实力。


        三、主动担当作为,以法规制度建设为“六新”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六新”要求的本质是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六新”要求,要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以创新为动力,价值创造为核心,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发挥制度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一是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强化政策支撑。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好政务环境,需要严格的法规制度来保障。市委法规室将围绕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优化良好营商环境做文章,主动对标对表先进,从思想、理念上提升,从体制、制度上创新,从监管、服务上突破,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硬措施”托底“软实力”。二是狠抓制度贯彻落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六新”的发展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以动真碰硬落实法规制度做支撑。探索创新建立制度落实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制度的威严和效力,营造出亲商、尊商、优商的良好环境。三要强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深入实施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一流”提升工程,对标中央法规局和省委法规室,认真审核党内规范性文件,严把政治关、程序关、文字关等,规范备案报送程序,做好前置审批、后期报备,推动基础工作全面达标和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确保我市法规工作在全省继续走在前列,为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强建优晋南市域中心城市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