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政机关从事文稿服务,必须把对党忠诚作为生命线,把履行政治责任作为根本点。为搞好文稿服务默默奉献,其本身也是对党忠诚的重要体现。除此之外,有没有文稿写作进阶之道呢?笔者结合多年文稿服务实践,谈一谈文稿写作的“一二三四五”。
扎实练好“一个内功”
即“在思考状态下工作,在研究状态下写作”,其实质就是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我认为这是写好文稿的基本素质,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离开了这一点,便写不好文章。
文稿起草是一个先研究“事”再琢磨“字”的过程。“字”是形式、是信息载体,“事”是内容、是研究对象。只有把事情想明白,才能把文稿写明白。衡量一篇文章好不好、有没有内容、表达清楚没有,关键就是看把事情的内在肌理研究得清不清楚。比如,起草有关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文稿,首先就要系统梳理中央有关精神,深入研究城乡基层治理的内涵和外延、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重要问题、城市基层治理和乡村基层治理各自的重点何在、发达地区有哪些创新做法、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应采取哪些关键措施等问题。如果把这些前端研究做深做透了,文章的结构就出来了,内容也就有了。
从写文章的角度思考和研究问题,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内部结构。内部结构是指问题是由哪些方面、哪些环节、哪些阶段和哪些过程构成的。比如,写城市发展的文章,我们应该思考和研究城市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通常来讲,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营销等,这些构成了城市发展的内部结构,而其中每一个方面又可以往下分,形成有机联系的子结构,比如城市规划中有规划的编制、执行、监督、评估等。这样依次剥下去,问题的结构清楚了,文章的结构就形成了。研究问题的结构可从两个维度入手,一是横向,从问题的内容分析结构,几个方面内容依序平行并列,这种分法直指工作对象;二是纵向,从工作抓法、保障措施或事物发展过程等角度分析结构,呈现的是一个系列的有机组合。从写作实践看,一般应按同一维度、同一分类来思考和分析,避免混合交叉,否则容易导致逻辑混乱。
二要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内在联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不仅要搞清其各个方面、环节、阶段和过程,还要将它们之间的系搞清楚,认清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等。把那些直接联系的方面反映出来,文章才具有内在的逻辑和清晰的层次。
三要思考和研究问题的个性特征。所谓个性特征,就是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标志性特征。不研究事物的个性特征,就不了解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点。比如,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命题,就要研究“公园城市”的特征,以及与其他类型城市有什么区别。只有找准个性特征,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提出的方案才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才有实效性。
四要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内外环境。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每个问题都面临诸多内外部环境,应重点关注直接作用于事物的因素和方面。写文章,必须研究所写的这件事处于什么背景、面临什么形势,研究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从而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为回答“是什么”“怎么办”做好铺垫。这往往是难度最大、最不好写的。把背景阐述清楚了,后面的内容就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力求贴近“两条曲线”
服务于领导活动的文稿,总是围绕着客观真理线、领导需求线。文稿越贴近这“两条曲线”,就越能受到好评。
所谓客观真理线,就是反映客观规律、反映事物本质的曲线。好的文稿,能够较好地反映客观存在,揭示事物内在联系,表达事物本质的东西。要贴近客观真理线,运用恰当的分析方法是必要的:一是分析与综合。把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方面去考察,又把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只有对具体事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案例与理性等相结合的分析,才能进行综合判断、得出一般结论。二是比较与借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进行纵向比较,旨在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演进轨迹和趋势;进行横向比较,旨在认识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区别。三是具体与抽象。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般寓于特殊之中。对若干具体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抽出一般的、本质性的联系,就是从感性认识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起草文稿过程中进行调查研究,就是为了充分占有感性材料,进行理性思考和提升,完成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然后又运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完成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否进行深入调研,是否对占有的大量材料进行抽象分析,决定文稿内容的深度和接近客观真理线的程度。
所谓领导需求线,就是领导同志的个人偏好、语言特点、风格习惯等个性特征,反映在文稿上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领导有不同的文稿需求,同一领导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的文稿需求也不一样。因此,文稿服务做到符合领导者的需要和意图至关重要。起草一篇文稿,第一要务是下功夫把领导的意图领会好,把文稿本身应该怎么写研究好,做到既贴近客观真理线,又贴近领导需求线。在贴近领导需求上,一定要全面、准确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并在文稿起草中表达好、实现好。一要敏于捕捉领导意图。通过经常性接触和文字材料往来,加以分析领会,包括从一些只言片语中发现领导新的观点、闪光的思想火花,探寻领导思想脉络和关注点。二要敢于拓展领导意图。领导事情多,不可能对每篇文稿都研究起草提纲,有时只有一个初步想法,有时可能还只是一个创意点子,但思想的星星之火,可以成为文稿的燎原之势。这就需要文稿起草者善于拓展发挥,善于从更深层次和更多角度去思索、挖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领导意图的“点”延伸为“线”、拓展为“面”。三要善于扣准领导意图。沿着安排文稿的基本精神,联系其背景、目的、重点等,在内容上深挖一锹,避免理解上的片面性、主观性。遵循领导意图又不拘泥于其个别词句、个别要求,该规范的加以规范,该核实的加以核实,该完善的加以完善,以系统化、结构化思维创造性地实现领导意图。
切实做到“三个符合”
动笔之前应搞清“讲什么、对谁讲、谁来讲”三个问题,使文稿符合目的主题、符合使用场景、符合主体身份。
目的主题就是文稿旨在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初衷。目的主题决定立意,也决定结构和内容。写文章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洋洋洒洒,不知所云。主题往往在标题中体现出来,主标题、大标题、小标题贯穿一条主线,各个部分层层递进、同向发力,文稿就中心突出、主题集中了。
使用场景就是文稿使用时的具体场合、对象、情境。比如,起草讲话稿就要考虑是在什么场合发表讲话,是党委的会议还是政府的会议,是综合性会议还是专题性会议,是内部会议还是公开会议,参会人员有哪些、规模大小等。大场合与小场合、庄重情景与热烈情景,对文稿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面对基层干部和群众,就要扣着具体工作谈,深入浅出,用晓畅明白的语言讲解。如果不分情况、不看对象地讲一通,就会让人不得要领。
文稿的主体是文稿使用者,其身份代表着职责定位。同一位领导同志,向上汇报工作时的身份就是下级,向下布置工作时的身份则是上级,文稿内容随其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正职和副职等,其文稿的“身份特征”也不一样。在招商引资、签订协议等场合,讲话者之间法律地位平等,这种讲话不是上下级之间布置工作,不是传授式的单向度讲话,而是平等性、互动式交流。这时,通过热情洋溢的讲话,营造宾主交流的气氛,也是文稿的重要功用。
注重念好“4A要诀”
文稿服务工作要注重“领会精神”(Assimilate)、“日积月累”(Accumulate)、“分析研究”(Analyze)、“推敲精改”(Amend)四个环节。这四个关键词的英文都以A开头,便于记忆称之为“4A要诀”。
领会精神是指学习领会好中央大政方针和本级党委部署要求,做到融会贯通。旗帜鲜明讲政治,以理论清醒确保政治坚定,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学深悟透,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观大势、系全局,构思才能谋有方向、胸有成竹,达到以文辅政的效果。
日积月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稿工作者要建立一套个人资料搜集整理储存的系统,按照自己的思维、工作习惯来分门别类,并注意思考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用的时候能信手拈来。蜜蜂不知疲倦地采蜜、消化、分解,才能酿出世间最甘甜的蜂蜜。文稿写作也如此,既要辛勤采集,又要酿制转化。
分析研究是指对占有的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判断、概念、观点,以便为写作所用。要注意虚与实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把素材和数字用活,避免简单堆砌。定量分析中,也有总量分析、对比分析、结构分析等,需要灵活运用。
推敲精改是指初稿形成后要反复修改润色,做到精益求精。“推敲”是文学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美谈。吟诗作赋需要推敲,文稿起草也需要推敲和打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文章不厌千回改,好文章是磨出来、改出来的。
大力提倡“五字文风”
文稿要短、实、新、清、活。好的文风也是文章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文稿服务工作,必须提倡良好文风。
一是短。就是力求文字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文章长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宜短则短,宜长则长。总的来讲,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添枝加叶;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有时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累赘无益。当然,也不是说长文章一概不好。有些非长不可、篇幅短了就说不明白的事情则可以长些。
二是实。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讲有感而发、有内容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讲接地气的话,既要言之有序,又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在平实的话语中体现深邃的思想主张。这就要求文稿深入浅出、虚实结合,能够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客观全面,既指出现象,更弄清本质;阐述对策具体实在,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文风朴实并不是报流水账,无思想观点的简单罗列必然影响文稿的高度和深度,味同嚼蜡,枯燥乏味,让人既讲不下去,也听不下去。
三是新。就是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可以说,讲话有没有新意,折射的是一位领导者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经验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要注意在继承中创新,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不要总是一副老面孔,让人听了索然无味。同时,文稿要角度新、材料新、语言表达新。需要指出的是,写出新意,不是一味提新口号、编新名词,不是标新立异、刻意求新。对于领导同志习惯了的重大提法、固定性思路、规范性表述等,要注意坚持和沿用。在此前提下,根据需要进行深化、拓展,做到老问题写新、新问题写深、难问题写清、繁问题写精。
四是清。就是文稿结构、逻辑、层次、语言等简明清晰。讲话稿是讲给人听的,既要顺理成章易于“讲”,又要条理分明便于“听”。因此,撰写领导讲话稿,要搞清楚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做到开门见山、承转自然、前后呼应,逻辑关系清晰、层次简洁明了、语言表达顺畅,切忌结构交叉、层次重叠、表达晦涩。
五是活。就是文稿语言新鲜活泼、富于变化,让听者能够听得进、记得住、有启迪。习近平总书记用“缺钙”“软骨病”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表达反腐败决心,用“鞋子合不合脚”比喻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这样鲜活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久久回味。撰写领导讲话稿,要用听者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使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为了“活”而活,搞哗众取宠,在庄与活的关系上,首先要以准确为要。(唐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