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想要写好一篇人物通讯,不仅要学会讲故事,从细节处着眼,以小视角体现人物的个性与特点,还要摈弃“高、大、全”的叙事模式。
注重细节描写
写人物,离不开讲故事。美国资深记者威廉·E·布隆代尔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说:“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在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通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翻开我国优秀人物通讯作品,关于任长霞、丁晓兵、王顺友等等的报道,都是在向读者讲述他们感人的故事。那么,如何讲好人物故事?需要记者从细节着眼。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纸面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情感中。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论著《与元九书》中也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见,在人物通讯报道中,抓住细节,以情感人,可以大大增强典型人物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深海“蛙人”》中,作者这样描述特种兵戴世宝在水下处置撞船的细节,“生死关头,戴世宝稳住呼吸,操作水下运行器,带领队友开足马力,擦着轮船尾翼向水面急冲。僵持了近半分钟后,他们才挣脱螺旋桨产生的巨大吸力。从水下10多米快速冲出海面,巨大的压力差使戴世宝耳膜疼痛难忍,口鼻渗血……”
一个个由动作、气息、表情等细节构成的场景镜头,急速变幻,简洁有力,营造了一种命悬一线的生死危情,像有一股激流推着读者向前走,让人很自然地记住特种兵沉着冷静、处危不乱的鲜活形象。
著名记者穆青曾说: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
注重人物对话
在人物通讯写作中,经常是从头到尾都用第三人称叙述,没有人物对话。这样的作品,往往呆板乏味,缺乏生气。其实,准确的人物对话,最能显示人物特点。只要把人物对话写活了,人物形象自然跃然纸上。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在写孔繁森最后一次入藏前,有这样一段话,“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的耳旁,声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的声音哽咽了。‘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可别喝冰水。’想到这可能是同年迈多病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多保重啊!’说完,流着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这样的对话描写,不仅故事性强、画面感强,而且体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言为心声。很难想象,没有人物发自肺腑的真情表白,读者不会触摸到他们的心灵。人物通讯一般化的原因有很多,缺乏对话描写是重要原因之一。精彩的对话,不仅是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需要,它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共鸣和互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重人物个性
写人物,要写出人物个性,避免千人一面,更要摈弃“高、大、全”的叙事模式。美国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挖苦有的报刊将新闻人物写得千人一面:“如果这些传记都是可以相信的话,这些人都是一个模样,令人很不愉快。他们往往都是些‘才智过人的人’。”
一些记者存在认识误区,为了突出先进典型的“高度”,挖空心思去人为“拔高”,事实不够就虚构,语言不多就添加。一些先进典型往往被写得不近人情,如:父母死了不回家、妻子病危不探望等。这是最易引起读者反感和怀疑的。最好的人物描写,要通过细节和心理刻画,写出人物的矛盾性、复杂性、多样性。
鲁迅写革命先驱李大钊,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这位“共产主义者”个性化的复合特质:“他的模样是颇难形容的,有些儒雅,有些朴质,也有些凡俗。所以既像文士,也像官吏,又有些像商人。这样的商人,我在南边没有看见过,北京却有的,是旧书店或笺纸店的掌柜。”这样的形象,可能看上去并不高大,但是贴近人物实际。
人民日报记者笔下的时代楷模黄大年,是一位纯粹的、有情怀的、赤胆忠心的科学家。记者写出了典型人物的个性特质:黄大年放弃在英国优厚的待遇,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返回祖国,带领团队开展攻关研究,“可项目刚刚开展的时候,国外养成的惯性思维、行事风格、处事理念,让黄大年对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经常不理解,很生气,又无奈。面对种种不适应,急性子的黄大年不仅要倒‘时差’,还要倒‘识差’。”记者不回避社会实践中的矛盾,不隐瞒人物的弱点乃至缺点,这样的报道更能引起人们共鸣。
在人物通讯报道中,记者不能将人物理想化,赋予他们完美无缺的道德品质和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要转换视角和观念,塑造真实、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让楷模精神回归新闻叙事的合理位置,产生应有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杨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