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累计党组织34

平台累计党员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轶事

古代官员的成事之道

来源:《旗帜》2020/11 2020-12-14阅读157

        唐代侍御史马周曾对太宗李世民说:“治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意思是说,地方百姓能否安乐,取决于刺史、县令等地方官员能否真正勤国之事、解民之忧。官员能不能干成事,不仅关系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国家发展和百姓安乐。因此,历代官员和统治者都对此高度重视。纵观中国古代吏治实践,官员能够“干成事”主要取决于个人、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因素。


        德才兼备:官员的自我修炼


        西汉景帝时,文翁任蜀郡守,见蜀地民风野蛮落后,就挑选了张叔等一批品行端正有才华的郡县小吏,送他们到太学研习法规法令,以至于“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这些人学成归蜀后担任地方要职,有力地推动了蜀地发展。文翁又在成都修建学宫,让贫寒子弟入学,并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以解除后顾之忧。这些子弟毕业后,文翁从中挑选优秀者担任郡县官员,学问稍次者担任孝悌力田。由此,蜀地民风得到极大改善,吏治得到很大提升,为蜀地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翁遂成为中国历史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著名典型。文翁能够干成事,“文翁化蜀”能够取得成功,根源在于文翁德才兼备。唯才学是举,关心贫寒子弟,关心地方民生发展,是文翁之德;洞察蜀地贫穷落后之根源在于民风野蛮、人才缺乏,并采取大胆、富有创新性和远见卓识的措施切实予以解决,是文翁之才。


        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范仲淹,一生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行动指南。他在中央为官则励精图治,强军御敌,倡导变法;在地方则大兴水利,执教兴学,更独创范氏义庄,成为后世公益慈善组织的榜样。范仲淹不仅获得后世百姓的颂扬,也成为后世官员学习的楷模。他的成功很好地诠释了德才兼备对于一个官员“干成事”的重要性。


        考核培养:政府的主动倡导


        要让“干成事”成为风气,离不开政府的主动倡导,主要抓手就是对官员进行考核培养。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官员的考核,考核重点正是德和才。为了确保考核成效,历代均设置了专门考核机构和官员,如秦汉时期的御史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功郎、考课尚书郎,唐朝的吏部考功司、考功郎中、考功员外郎,宋朝的审官院、考课院,明清时期的考功清吏司等。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农业、水利、盗讼、灾情、教育、治安等七个方面,即官员的才。同时,还十分重视官吏在地方的口碑,如西周的“八法”“六计”,秦国的《为吏之道》,汉代十三部刺史的“以六条问事”,唐代的“四善”“二十七最”,明代的考满、考察制度,清代的“四格八法”等,均强调地方官员的政德政风。汉光武帝刘秀曾亲自“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唐代在考核官吏过程中,主考官员须当众宣读应考官吏提前具录的当年功过行能,然后公评优劣,考绩定等。这就为官员注重德、才,努力“干成事”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激励。


        文翁因政绩卓著不断得到朝廷表彰。元始四年,汉平帝更下诏建祠于石室以祭祀文翁。范仲淹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后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不久因“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其后,又因在地方上治绩卓著,陆续被提拔为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宋仁宗时被授为枢密副使,之后更拜为参知政事,并领导了著名的“庆历新政”。


        为确保官员能够练就“干成事”的本领,历代还重视通过基层实践锻炼培养官员的能力。汉代的察举制,要求孝廉先到中央担任低级郎官,等熟悉各种具体政务后,再授予他们具体官职。中国古代甚至还实行过“试官”制。《管子》中说:“明主之择贤人也,言勇者试之以军,言智者试之以官。试于军而有功者则举之,试于官而事治者则用之。”汉朝规定,初为官者要先试用一年,考核合格者方能为“真”,不合格者则要被罢免。唐代吏部选官强调以身、言、书、判来考察科举及第者,就是要确保选拔上来的官员具备必要的行政能力素养。事实上,唐代以降的科举考试都十分重视对士子处理实际事务能力的考察。唐初进士科考试内容为“时务策”五条,就是要考察读书人观察、思考、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殿试也只考策问,制策题目则沿用时务策等,也是为了考察士子们的行政能力。


        舆论激励:社会的积极引导


        官员希望“干成事”,也离不开社会的积极引导。社会通过舆论激励官员勇于有为,努力“干成事”。文翁逝后,蜀地官民专门建祠表彰,常年祭祀不绝。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外孙韦丹曾任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他在南昌为官时,为百姓改善住房条件,资助贫困户,修筑道路,整治环境,防汛筑堤,兴修水利。韦丹去世多年,“老幼思之不忘”,以至唐宣宗亲自下诏要求上韦丹功状,并命刻其功于碑。韩愈也曾评价韦丹“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可以说,社会舆论给予像文翁、韦丹这样“干成事”的官员以极大的表彰,就是要使他们成为其他官员学习的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大量官箴书,其内容皆是围绕地方尤其是州县吏治而展开,所秉持的皆是儒家的治国理想。与其说这些书是用来教地方官员如何行政,不如说是告诉地方官员如何成为理想的为政者,这其实也是当时舆论对地方官员成为“能臣”的一种引导。


        总之,三个层面的因素促使我国古代诞生了大批彪炳史册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官”,其中的有益经验仍值得汲取。(梁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