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陕北。11月,中共中央机关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中心瓦窑堡(位于今陕西省子长市)。
毛泽东说:“没有陕北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进驻瓦窑堡 红军换新颜
瓦窑堡自古便是陕北地区最大的工商重镇,大道通衢、房窑栉比、物阜民丰,又山水环抱、城坚壕深。
1935年11月7日,张闻天率领中央机关数百人路经高桥、安塞南部、蟠龙到达瓦窑堡。他们面容憔悴、衣衫不整,赤脚片子打着裹缠,一些战士的长裤变成了短裤。伤病员拄着棍子,挎着绷带行走。这支衣不遮体的队伍,在冰天雪地里抖擞精神,士气高昂。歌声、号子声在白雪皑皑的旷野上回荡。
老革命刘治汉回忆,当时作为瓦窑堡儿童团成员的他和瓦窑堡军民一起在南门欢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瓦窑堡。刘治汉说,中央红军初到瓦窑堡,身上衣服都很破,有的脚上穿着草鞋,有的赤着脚,但是都很精神。瓦窑堡的群众家家户户都给红军做衣服,他的母亲一晚上就给红军做好了一双军鞋。5天后,中央红军就全身“三面新”了,衣服面子新、里子新、棉花新。
确立统一战线 掌握主动权
坐西向东的一排五孔灰蓬蓬的砖窑,中间这一孔不足20平方米,两张八仙桌并立,六条长凳相围,后堂的火炕上摆放着一个小炕桌。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博古、刘少奇、邓发、何克全、李维汉、杨尚昆、郭洪涛、张浩。有人回忆,参会者都是自带搪瓷缸喝水,大部分围桌而坐,小部分坐在炕上。
共产国际代表张浩就共产国际七大精神作了传达报告,并以《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为题作了发言,毛泽东作了《军事战略问题》报告,张闻天作了《政治形势与策略》报告。12月25日,会议通过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提出,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反日反蒋,都应该联合起来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革命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这就是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如果说遵义会议是克服了中央军事领导上的错误、确定了新的军事路线的话,那么,瓦窑堡会议则是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会后,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立即全身心投入传达、贯彻、落实之中。12月27日,党中央就召开了中央机关科长以上,省委、市委机关科部级以上,红军大学团级以上,中央党校县级以上干部400余人参加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毛泽东身穿黑色制服,头顶红星八角帽,神采飞扬,站着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长篇报告,系统地、精辟地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老革命王养江回忆,当时十七八岁的他也积极加入宣传队伍,走村入户,向广大群众宣传瓦窑堡会议精神,帮助红军征兵,组建游击队。在这期间,原本不识字的他还跟着中央红军干部、战士识字,一天识一字,到后来他能看懂文件、书写标语了。
瓦窑堡会议后,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很快形成,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了直接准备。(肖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