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累计党组织34

平台累计党员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轶事

《人民日报》报道过的 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

来源:《运城晚报》 2021-06-23阅读164

      热情高涨


      20世纪50年代的山西省解虞县,今分别划入运城市的盐湖区和永济市,解虞县西张耿村现属盐湖区龙居镇。1953年春天,西张耿村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们劳动热情高涨。西张耿村农业合作社制订出棉花和小麦增产计划。政府提倡推广适当密植植棉技术,可当种棉花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有的社员对密植接受不了,不愿实行密植技术。有些社员对密植尺寸把握不准,定苗时心中没数。棉花发生虫害,政府拨给社里1万多公斤杀虫药和4架喷药器,可没人会用。小麦田间选种需要技术指导,可技术人才缺乏。棉花整枝打掐,更是精细技术活。社员在田间整枝时经常留错枝条,造成减产。西张耿农业合作社技术股股长王运昇看到后,痛心疾呼:“这真是糟蹋棉花!”于是,年轻人围着王运昇说:“到底怎么打掐,你教教我们吧!”因为不懂不会农业生产新技术,秋天收获时,原订的小麦、棉花增产计划都没能达标。


      社里的年轻人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种庄稼也有一套了不起的学问。不懂先进农业技术,就会直接影响合作社增产任务的完成,也会影响社员们的收入。特别是王运昇深深感到,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不能“光杆跳舞”,需要每位社员特别是年轻人的努力,只有学会农业生产新技术,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广科学的耕作技术。1954年年初,王运昇和副社长姚凤兰商量,需要先把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技术学习小组,结合生产劳动,学会运用科学技术。他们汇报了这一想法,立即得到党支部的肯定和支持。很快学习小组成立起来了,前来报名的有10多名青年社员和高小毕业回村的学生。王运昇担任老师,手把手教他们配制杀虫药水、修理药械、制作颗粒肥料等实用技术。年轻人学习热情高,很快掌握了这些新技术,全社生产出现了新面貌。


      全省推广


      西张耿农业技术学习小组的新鲜事儿很快传遍全乡。邻村的年轻人也纷纷向团支部提出,“我们也是社员,也要学习农业技术”。团支部认为,这是一个组织团员和年轻人学习科学技术的好机会,便请示党支部和合作社领导,要求把技术学习小组扩大改组成全乡的农业技术夜校。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党支部和社里同志全力支持和欢迎。社长杨士俊说:“这很好嘛,只要你们能搞起来,社里一定扶持。这正是你们共青团团员发挥作用的时候。”这时,解虞县团县委驻村工作组的干部也积极帮助团支部主抓这件事情,立即行动认真落实。就这样,一所农民群众创办的农业技术夜校在晋南大地出现了,一下子就有40多名青少年踊跃报名参加。社里给大家安排了教室,还送来了汽灯。


      中国科学院和解虞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专家到西张耿村进行实习和推广工作。夜校就乘势借东风,聘请专家、学者和社技术股股长王运昇担任教师,组建了夜校委员会,由乡长担任校长,制订教学计划和校规校纪,规定每月逢五逢十的晚上为集中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包括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时事政治等。学员越来越多,逐渐扩大到村民。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改进提高。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深受群众欢迎,一直坚持到今天。


      1955年,共青团山西省晋南地方工作委员会(晋南团地委)书记王景康,派王耀庭和叶云樵深入各县了解情况,发现新典型,总结新经验,着力解决年轻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王耀庭等人到解虞县团县委调研时,发现西张耿村团支部在夜校开展农业技术知识讲座,帮助青年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等。他们经过深入调查走访,翻阅资料,根据西张耿村创办农业技术夜校的生动实践,撰写出一篇经验材料。王景康听到汇报后,认为西张耿村党团组织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便对材料进行加工修改,以团地委名义刊发在《学习资料》上。本文分“一个突出的矛盾”“从小组到夜校”“从课堂到田间”“可喜的收获”4部分,总结了西张耿村在党支部领导下创办农业技术夜校,组织农民学习运用科技知识,促进农业生产的创新事迹。后本文收入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毛泽东同志将文章题目改为《一个受欢迎的农业技术夜校》,还为本文加写了按语。


      山西省委立即将西张耿经验在全省推广。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成为全国农村兴办业余科技文化学校的范例。(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