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累计党组织34

平台累计党员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贤情怀

退伍老兵陈银海 在厚重的黄土地上播种希望

来源:《运城晚报》2020/10/23 2020-10-23阅读350

        他曾经是一名铁骨铮铮的军人,退伍后满怀激情在故乡这片土地上耕耘,他种过菜、种过西瓜、种过苹果,成为了当年的万元户。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冬枣结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大田到冷棚到如今的日光温室大棚,因为冬枣,他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汗水,也经历了悲欢喜乐。如今,他成了当地的冬枣专家,风里雨里依然不停歇。他无私地把技术分享给需要的乡亲,希望和大家一起走在致富的路上,在故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收获满满的希望。


        忆当年


        军营里不服输的青年


        1958年,陈银海出生于临猗县庙上乡张庄村,兄妹五人他是家里的老大。从小他就对当兵充满幻想和期待,1976年,这位18岁的小伙子通过义务征兵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第一团,终于实现自己成为一名军人的理想。


        让陈银海没想到的是,济南第一团是一个从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英雄部队。前人无数的辉煌事迹熔铸成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不朽荣誉,让他倍感自豪。


        如愿进入心仪已久的军营,陈银海很珍惜在部队的每时每刻。作为一个“新兵蛋子”,每次训练,他都是连队中最拼命的那一个;每次任务,他都是完成最出色的那一个。由于表现突出,3个月后,他成为部队的一名通讯员,当时的连长叫蒋行美,对陈银海关爱有加。在许多士兵眼里,通讯员是一个轻省活儿,可以免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是,作为通讯员的陈银海却依旧坚持苦练步兵五大技术,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久,他又升任部队给养员,这一干就是兢兢业业的5年。


        在部队任职期间,屡获嘉奖的陈银海于1978年光荣入党。从此,“军人”和“党员”成为伴随他一生的荣耀,这也是他内心深处最坚定的信仰。他时刻铭记着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


        弄潮儿


        村里敢想敢干的“万元户”


        1982年,由于家庭原因,陈银海结束了长达7年的军旅生涯,回到家乡张庄村担任村里的政工书记兼会计。当时,全村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几百元。


        眼看着自己的家乡多年来经济发展没有任何起色,虽说回到了农村,但是不甘平凡的陈银海总想着要为家乡做点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银海听说在大城市苹果非常受欢迎且价格不菲,他便萌生了栽种苹果树的想法。说干就干,1986年,他跟随村里的老一辈学习种植苹果技术,并在自家十几亩地上栽种了红富士和秦冠两种苹果树,自此,陈银海便开始了对经济林的探索。


        由于苹果树生长周期较长,4年左右才能挂果,心思活泛的陈银海又在果树地里开始套种西瓜和蔬菜,这样既不耽误苹果树生长,还能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之后几年,每到西瓜和蔬菜成熟的季节,他就忙得不可开交,开着突突冒烟的拖拉机,拉上自己悉心种植的蔬菜和西瓜走遍运城、临猗、永济和万荣。1987年,作为村里大名鼎鼎的“万元户”,陈银海发家致富的事迹登上了《山西日报》。


        盼星星盼月亮,1990年,陈银海的苹果树终于开花结果。但是,由于当地土壤碱性大,产出的苹果口感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好。7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陈银海从容果敢、用于面对现实的优秀品质,很快,他就清醒地认识到家乡碱性土地只是苹果的“适生区”,而不是“优生区”这一事实。接下来几年,陈银海又走上了“探索发现”之路,继续探寻适合在碱性土壤中生存的经济作物。


        跨世纪


        结缘冬枣“偷师学艺”


        1998年,在北京搞农业的妹妹邀请陈银海去她的农场转转,这次北上,陈银海第一次吃到了口感极佳的脆冬枣。妹妹介绍说,山东沾化是这种冬枣的主产地,老陈记在了心里。


        从北京回到家,陈银海多次跟村党支部书记杨和存提及那几颗让人回味无穷的冬枣,二人一拍即合。次年,在村委会的组织下,张庄村一行30人租了一辆大客车赶赴山东沾化,考察冬枣种植产业。然而,到了沾化,人生地不熟,当地枣农没有轻易将种冬枣“秘诀”传授给他们。但他们不甘心,多方协调后一行人只带回了几十斤冬枣接穗。回家后,种植冬枣成了陈银海的一个执念,他率先在自家的5亩梨枣树上进行了嫁接。可谁料想,种植冬枣是个技术活,由于没有经验,两年后,陈银海嫁接的冬枣只开花,却不结枣。


        2004年,顶着巨大的家庭压力和生活压力,陈银海和村里的几位乡亲冒雪再次前往沾化,运城到沾化900多公里的路程,车辆多次打滑差点翻车,不服输的他却从没想过掉头回家。也许是他执着的精神感动了当地有名的技术员王师傅,最终,王师傅答应到山西实地指导,帮助陈银海渡过难关,也是这一年,陈银海家的冬枣种植面积达到了18亩之多。


        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在王师傅的指导下,陈银海的冬枣总算是结出了果实。其间,他也“偷师学艺”,了解了很多冬枣种植的门道。但是,好景不长,2007年,陈银海又发现,成熟后的冬枣裂果严重,品相大不如沾化冬枣。然后他第三次前往沾化学习,想要解决冬枣裂果问题。后来,听说陕西大荔冬枣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他又跨越黄河,赴大荔进行考察。这一次考察,又让陈银海成了全村“疏枣”第一人,于是,在他的辛勤努力下,18亩冬枣品质直线上升。


        勇尝试


        推广设施农业的带头人


        多次外出学习经验,让陈银海深刻认识到,想要抵御自然灾害,发展设施农业是关键。2010年,陈银海投资4万元,为自家的18亩冬枣搭上了遮雨棚。两年后,在陈银海一帮人的带领下,庙上乡几乎家家户户都走上了种植冬枣的道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规模效应也逐渐形成。但是,冬枣的价格却迟迟上不去,陈银海再一次走上探索之路。


        原来,种植冬枣,温度控制是关键,遮雨棚保温效果差,并不能让冬枣抢占先机、提前上市。2014年,陈银海听说盐湖区有现成的日光温室大棚,接手后就可以直接栽种枣树。于是,他千方百计与当时负责这一项目的盐湖区国贷局取得联系,得到时任国贷局局长陈清串的支持。最终,双方达成共识,盐湖区为陈银海提供大棚,陈银海为盐湖区枣农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场地+人才”的模式让双方实现双赢。自此,陈银海压上自己50万元的全部身家,从临猗县庙上乡转站盐湖区金井乡。


        “50万元扔了可以,但老兵不服输的精神不能丢。”正是这一股冲劲,6年来,陈银海夫妇二人从未离开过这12个冬枣棚,像照料孩子一样,日复一日。付出终会有回报,从2017年挂果至今,陈银海的枣园已经创收逾400余万元。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2017年,陈银海的枣园荣获“盐湖区十佳冬枣园”,2018年又荣膺盐湖区第三届冬枣节冠军。自此,老陈在冬枣种植圈名声大振,盐湖区的温室冬枣产业在他的帮助下也有了很大起色。


        展未来


        和乡亲们一起共同富裕


        眼下正是大田冬枣大量上市的季节,但是位于盐湖区金井乡陈银海家的冬枣已经清园快一个月了。今年,12个日光温室大棚,老陈纯收入60多万元。


        60万元,这个数字对于许多农户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对于年逾花甲的陈银海来说,达到这样的年收入已经有四五个年头了。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陈银海一直有一股子韧劲,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会坚韧不拔,坚持到底。30多年来,陈银海把他的热情和努力都放在故乡这块热土之上。坚持投身农业,几经转型,遇到困难不气馁,获得丰收不骄傲,敢于创新,敢于技术领先,甚至敢于冒险。他不仅自己致富,还把技术教给需要的人,让大家共同致富。


        近年来,慕名找到陈银海学习冬枣种植技术的枣农络绎不绝,陈银海从不吝啬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只要有人想学想问,他都会毫无保留告知。


        今年55岁的杜正明就是其中之一。6年前,眼看着自己忙活了一年的露地冬枣就要收获了,却被一场暴雨打得遍地开花,一家人的指望都没了,杜正明急得一夜之间掉了许多头发。第二年陈银海来到金井乡,看到相邻的杜正明一蹶不振,便说服他发展设施冬枣来降低损失。老陈以自己的经验打消杜正明的顾虑。搭棚、剪树、施肥每个环节陈银海都亲自指导,当年杜正明家收入超过了14万元。


        “陈师傅从来不怕麻烦,只要打电话求助,他就会亲自到枣园指导。”这是接受过陈银海帮助的枣农闫志功对他的评价。


        老陈常觉得,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就应该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他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几年来,老陈无怨无悔地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枣农,受到大家的感谢和好评。


        现在,找老陈“取经”的人越来越多,看到有些枣农常常风尘仆仆从很远的乡镇赶来学习,陈银海又萌生了利用高科技拍摄全年冬枣种植技术的视频,免费在公众平台进行分享的想法,让更多的枣农能够在家就学习到有用的信息。


        今年7月底,结束上一轮冬枣销售后,陈银海又投入到下一年的战斗中,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后一整年,老陈只要出现在枣园,身边就会有摄像机陪伴。


        “我也赶赶时髦,当一回主播,不过,咱这主播可不是为了带货,纯纯是为了给大家送技术。”老陈笑着说。


        这就是陈银海,一位在黄土地上播种希望的退伍老兵。(孙芸苓 王洁)